《弟子规》事虽小勿擅为

2022-08-04 06:1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弟子规》事虽小勿擅为》,欢迎阅读!
子规

课时教案



编写时间:2014 执行时间:2014 《弟子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教案总课时



1.使学生明白,“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为就是不“孝敬父母”的行为。

教学目标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

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诗句意思。指导日常言行、

教学重点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



的养成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文导读及讲解

(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虽然是小事也不可以任性而为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意妄为让父母担心,不止是不孝的行为,更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引申:1.像小朋友平常在家中或外面要移动物品,最好要先请示父母再做,尤其是家中的电器用品或瓦斯这类较危险的东西。

2.曾经有一位小朋友和妈妈去逛街,因为妈妈在买东西没空看着他,只叮咛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这位小朋友觉得很无聊就在碗盘柜东碰西碰,忽然所有的盘子都掉下来,小朋友你们猜最后怎么样呢?妈妈什么东西都没买,就把那些破掉的盘子买回家,小朋友这样的行为根本就是把他自己的过错惩罚在父母的身上。

3.有些小朋友以作弄别人为乐,如趁同学坐下不注意时将他的椅子拉开,害同学跌坐地上,却不知这种行为可能会让同学半身不遂,更严重可能会害他一辈子躺床上当植物人,无法动弹只能靠呼吸器过活。 4.像「放羊的孩子」刚开始是无聊作弄别人,说谎大野狼来了,到后来大野狼真的来了,已经没有人愿意相信他,结果小羊全部被吃掉。 提问:如果已经做了错事,该如何补救呢?

(二)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别人的物品虽小,也不可私自藏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会很伤父母的心。

引申:1.有些小朋友在合作社或外面的店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钱买又想要占为己有,就会用偷窃的方法来取得,店家都有装监视器,这种行为最后都会被发现而受到处罚。

2. 就算是一块钱或一颗糖果,这样小的东西也不可随意拿取,不然就是小偷的行为。(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入,通多形式读,让生在读中感悟句,理诗意。

辅以一截取的段,让生反思己的错和不好行为。

引用刘的“勿


提问:看到喜欢的东西,没有办法拥有时,要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呢? (三)结语:刘备曾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说不要因为这件好事很小就不愿去做,如公交车让座;也不要因为这件坏事很小就去做,如故意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让人找不到,善行与恶行都会积少成多,当恶行做久时就会养成坏习惯,要改正很难,而小恶也会变成大恶,往后你就只能在监牢里度过一生。 二、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戏剧演出

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教学剧情:

有一天大雄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一个陌生的叔叔前来搭讪。他问大雄想不想打工赚零用钱。这个陌生的叔叔立刻拿出一包东西,只要大雄帮他把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交给黑狗先生,并且向黑狗先生收取四千元,大雄就可以拿到二千元的酬劳。

大雄心想,这么简单的事,又有二千元可赚,毫不考虑就答应了这件事,到了指定地点,果真有人正在等候包裹。就在大熊正要和黑狗先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同时,旁边突然出现两名警察,将他们逮捕,警察当场将包裹打开,里面全是盗版光盘。虽然大雄大喊冤枉,他只是帮人送货而已,但是警察仍然将大雄一同带回警察局侦讯。 提问:剧中的大雄犯了哪些错误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太贪心、没做到事虽小勿擅为……」

老师提醒:「有时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情,但在做之前要仔细想清楚,才不会惹出大麻烦。

2.物虽小勿私藏教学剧情:

阿福看到同学掉了一块钱,捡起来后心想「这只是ㄧ块钱,就不用还了」过了一些日子,又看到同学掉了十块钱,他心里想「这只是十块钱,就不用还了」,十年后,他在路上捡到十万元,也不打算把它拿去警局,在回程的路上刚好遇到失主,结果就被扭送到警局。 提问:剧中的阿福做错了什么?

学生可能的回答:「不可因为是小东西就不还给别人。

老师提醒「平常就要养成好习惯遇到事情时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分组活动。请学生到前面分两组回答问题,答对就可获得一分: 1. 捡到别人的东西,如果很破旧了就可以不用还。 2. 脚踏车停在路边,我刚好有急事可以先借来骑一下。

3. 爸妈很疼我,所以他们的钱我可任意使用,不经过他们同意。 4. 对同学说:「你如果不借我东西,你就死定了」只是吓吓同学,没有关系。

5. 同学走过去时,我偷偷的把脚伸出去绊倒他会有什么结果?

6. 当同学要坐下时,我偷偷从后面把他的椅子拉开会有什么结果? 7. 别人打架,我在旁边加油,有没有犯罪呢? 三、总结,谈收获。

教学反思:

善小而为,勿恶小而之”告学生“虽小勿为”

常礼举环节的练取自生活。能让学明事理又能调学生积性,调围。

小组活错,培学生小识,提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3112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