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的由来和讲究

2023-01-27 12: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揖的由来和讲究》,欢迎阅读!
作揖,由来,讲究

作揖的由来和讲究

传统婚礼中,新人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礼仪是:一拱手,二作揖,三叩首。其中,作揖可能是最讲究、最容易出错的。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算起来怎么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其基本姿势为双手抱拳前举。到了姜太公辅佐武王革命成功,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向人作揖虽然恭敬,但有时则又能表示倨傲,《汉书·高帝纪》就有“郦生不拜,长揖”的描绘,显示出狂徒郦生对刘邦这位无赖皇帝心里不是很服气。

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右拳左掌是“吉拜”,反过来就是“凶拜”

其中原由有好多版本,最合理的说法是:作揖的“掌上拳下”是表达古人的尊卑观点,即左大右小,左手为尊,右手为卑,把右拳(粗鲁的我)掩盖住,以尊贵的一面(左掌)示人,表示小人我对足下您的尊敬:老大!我是您的学生,您是我永远的老师。但是又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解释:左小右大,一样说得通道理。右拳象征我的力量,左掌是我的谦谦礼数,先礼后兵。

所以,不管您是谁,在婚礼上作揖请您一定左掌右拳!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

拱手礼的准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您的问候。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而对于女子来说,应该是右手在前、左手握拳在后。

拱手礼也叫作揖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拱手礼有模仿带手枷奴隶的含义,意为愿作对方奴仆。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

行拱手礼时,一般情况男子应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男子为左手握拳在内,右手在外,女子则正好相反。

拜年时最好避免在着装和行礼上的中西结合的方式。如穿西服拜年时最好行鞠躬礼,而不行抱拳拱手礼或作揖,否则反差过大让人觉得别扭。 编辑本段历史记载

拱手礼历史悠久。从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伦理学的角度考察,良风美俗既是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又是稳定社会秩序、增强民族认同的一


种机制,利用得好,能够降低犯罪,融洽人际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人际成本”(社会为协调人际关系而必须的付出)。 编辑本段说明

中国古代拱手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女为阴,尚右;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行凶丧之礼时,男子右手在外,女子则左手在外。 编辑本段适用场合

民间见面或约会朋友,双方辞别等,拱手表示寒暄、打招呼、恭喜等。 编辑本段礼仪姿态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 左手掌心平张 向下压住右拳(此手势又叫"")正对胸口 不高于颚不低于 平臂行礼此乃“王者对揖”“时揖”“平揖” ;平辈行礼

左手手心向内贴于低于胸口 直身行礼 此乃“士揖”“下揖“ 上位者还礼

双手平伸指间交错 左手在外 两掌心向内 双臂前伸如抱一环 举手至 欠身行礼 此乃“天揖” “上揖”最适合向长辈行礼

以此手势直身举手过额 此乃”帝揖” 过去为祭祀用礼 后来被用来向皇室和宰相行礼。

双手抱拳(注意 只有这个才是两手抱拳) 左手抱住右手 平身行礼 乃”武揖“ 为周朝军礼 后为武者专用。。

常见的手法就这五种 当然还有”侧揖“ “旁三揖” “旅揖” 编辑本段礼仪要求

当对方拱手时,受礼者也应以同样拱手表示友好。 编辑本段禁忌

忌讳在正式场合或隆重场合使用拱手礼。 编辑本段相关礼仪

满族人日常相见多行“打千”,学名请安礼,清朝时流行于全国。现在也是锡伯族人日常生活的礼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3ced4232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