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心得体会(7篇)范文精选

2022-08-02 15: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题研究心得体会(7篇)范文精选》,欢迎阅读!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精选7篇)

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研究中,我辅导了《语文自主学习法》课题的研究成功取得了课题计划的预期结果,现将我个人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法课题的体会总结出来,以便与其他研究课题的辅导教师共同探讨。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

如果辅导教师连“研究性学习法”的目的是什么都不清楚的话,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运动”。我是这么认为的,“研究性学习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法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独立思考、信息分析处理等多项能力。研究性学习法的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定课题。

定课题与写论文可以说是同出一辙,课题定得好就可以说你的课题研究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任教科目结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本学科其它边缘学科的结合等多种方法来议出一个课题,在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后再定出课题名称。例如我们计算机学科就可以定出一些诸如:利用玩游戏进行学习,破坏学习法等一系列的充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法。 三、分阶段有条不絮的完成课题研究。 一个课题一般可以自己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议题阶段

定课题、做计划,设计出有关统计资料的表格,课题进展情况登记表等。 2、开题阶段

让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布置以时间细化的计划课题任务,必须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等。 3、研究阶段

课题组成员按阶段,按时间完成阶段性课题任务,形成有关(信息)数据处理报告,填写有关表格。进行阶段性课题总结。 4、结题阶段



1


收集整理开题以来的各项成果和资料,进行有关的数据统计处理,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形成结题报告。邀请有关权威部门,有关专家组成员召开结题会,并由权威部门或专家组对本课题作出科学的评价。

初次进行研究性学习法的课题研究,以上的体会纯属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的不成经验的所谓经验。不足之处有请多多指导。

抱着试一试,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的心态下,我申请了一个课题《防震减灾校本探究课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很幸运申请获得了批准。在欣喜之余,却也不免产生了很多忧虑。因为之前自己从没独立负责过一个课题,对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完成课题报告等毫无头绪。但是,在区教院的重视之下,我们每个申请者都获得了专业的教师指导,而在导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变得有的放矢了,悬着的那颗心也逐渐地放了下来。而在这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好处。 一、有利于严谨工作作风的养成

课题研究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而这种特性有利于教师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从而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我认为是很简单,学生可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就采取简单指导之后便让学生开展活动,但是真正实施后却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学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当时便归责于学生的能力差。但是,现在想来实际责任在我,我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对学生的必要指导,而这也正说明了我工作作风还欠缺严谨。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逐步养成全面考虑各方因素,不再想当然的考虑问题,而是做好事先的调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情况,更有效地、科学地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利于学术素养的提高

经常听有些教师讲:教了初中自己就变成了初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变成了高中的水平。由于教学压力、生活压力等等原因,能够静下心来读本书,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一种奢侈行为。但是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这时出于课题研究的需求,你就会寻找时间阅读大量的相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种主动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学习,必然将促使教师在学术素养上

2


的提高。而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我不仅学习了很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一扫原先对理论书籍的偏见——枯燥与乏味,而是逐渐习惯阅读它们。 三、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

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经验型”,而是应该向“科研型”“专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师转型,而开展课题研究无疑将有利于“智慧型”教师的塑造。原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总是凭借着经验,知道哪些知识该采取哪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哪些学生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进教育?总停留在经验的套用上,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后,我便有意识地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对一些好的经验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寻找其中的规律,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手段,最终探寻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些大大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够逐步向“智慧型”教师的最终目标靠近。

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开展教科研的实践,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4532bdb3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