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反思

2023-04-15 12: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反思》,欢迎阅读!
中班,益智,投放,反思,幼儿园

幼儿园中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反思

在幼儿园的中班数学教育中,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小组及个别活动,幼儿通常都是通过游戏化的操作情景中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要有许多玩具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材料更为重要。”这说明幼儿所接触的玩具材料与其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益智区)为幼儿营造一种开放、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幼儿通过操作与体验来进行学习,教师在数学中投放的玩具材料,可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实现玩具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当前,中班益智区玩具材料的投放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投放材料单一,不具备吸引力;投放材料过于精致,不利于幼儿操作(幼儿担心弄坏)投放材料过多,凌乱繁杂,幼儿不知如何选择;投放材料过久,投放的材料一两个月甚至半学期不作更换,变成“僵尸材”;所投放的材料投放不符合教学目标,不贴近幼儿生活;有的投放后不做任何调整组装,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导致幼儿极少选择教师投放的材料进行探索学习。

对此,中班益智区材料投放的创新势在必行,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班数学总目标》为依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我在选择中班益智区材料时应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


目标,其材料选择应贴近于幼儿生活,并将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与自制材料相结合,尽量选择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原生态和半成品材料。利用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观属性,吸引幼儿参与操作探究活动。如,《分粮食》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粮食:蚕豆、花生、黄豆、绿豆、大米、小米等,幼儿通过观察,可初步了解各种粮食的大小及形状,并通过教师提供的筷子、勺子及带孔的塑料筐等工具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让其进一步了解粮食的大小和塑料筐上的孔的大小关系,进而让其掌握上、下、里、外,大套小等空间关系,同时,幼儿探索选择出合适的工具分不同的粮食。如此,幼儿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就掌握了数学知识。

为了推动区域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展,我们应对区域活动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如:上“送图形宝宝回家”一课时,让幼儿自主选择图形,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在幼儿合作性培养时可进行混班游戏如:“比高矮”,可以将幼儿混龄开展比高矮的活动,“找朋友”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游戏;“顺序”游戏时,可以通过日常的洗手顺序、进餐顺序、午休顺序等进行开展。

通过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对材料的反复操作,掌握事物的数、形、序等结构关系。拓展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幼儿在活动区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幼儿爱数学,亲近数学。发挥创造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5368c1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