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2023-03-27 13:2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我与,年级,社会



八年级上《我与社会》教学设计



11《我与社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性。能力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关注社会、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并以己之力献计献策。知识目标知道复杂社会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身份的确定。重点感受社会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难点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学法情景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教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材料和播放视频《荒岛余生》并引导学生谈感想。学生观看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讲授新课

1、感受社会生活运用你的经验结合以下情景说一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社会?在参与社会生活的构成中,你有哪些感受?(1)出示一组图片和视频《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行》,总结了解社会的途径。(2 通过谈感受得出结论: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晒晒你的暑期生活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引导学生总结:置身社会的意义

2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材料,谈一谈对水滴话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得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织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

1 1




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拼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出示亚里士多德和马克思的名言,帮助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出示小华日记,设问: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总结得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然后通过一组图片帮助理解这一观点。

3、出示小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出示相关链接

5、拓展空间学生齐读学习目标,然后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自学思考题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回答学生阅读理解学生回答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学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不同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谈谈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帮助学生更清晰形象地认识、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名人名言进一步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明白不同的社会关系赋予人不同的身份,不同身份有着不同责任……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的基础”。课堂小结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学生谈心得体会板书感受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我与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1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af2ae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