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客中初夏》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2-08-10 02:1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司马光《客中初夏》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阅读!
司马光,初夏,赏析,注释,答案



司马光《客中初夏》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

训练附答案

导读: 【原文】: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洛阳闲居15年之久,但他不忘国事,撰写《资治通鉴》,此诗是当时所作。 【翻译】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

客中初夏是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该诗以其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而闻名。其中暗含的对于王安石变法不满成为了该诗写作的主要背景。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阅读训练】:

1)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3分)

【参考答案】

1.一、二两句写“初夏”雨过天晴,一派清和的景象。(1分)照应诗题,(1分)为后两句的联想做铺垫。(1分) 2.三、四两句采用对比与比喻的手法,(1分)以“柳絮随风飘”喻那些政治上动摇不定的政客,(1分)又以“葵花”总是向日比喻自己矢志不移,两者形成对比。表示忠君不移的决心。1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0f84ee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