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假如》教学反思

2022-03-25 14:48: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文《假如》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课文,反思,假如,教学

课文《假如》教学反思



课文《假如》教学反思范文



今天讲了《假如》一课,发现有不少问题。

一、在识字部分又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时间调控不匀,出现没讲完课的情况。今后得适时调整。

二、指导朗读有点浮皮潦草,孩子读的并不是很有感情,感觉情绪调动的还不够。感觉还是没有把孩子带入到情境中。

但还是有成功的地方的,因为识字时间较长所以读生字部分和孩子配合得很好。孩子积极性很高,男女生比赛读,分小组度,各种形式读。在回答识字方法上,孩子都说了完整话,我觉得这部分落实的很好,例如:孩子回答“我是这样记住泣的,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站立的立就念泣,泣哭泣。”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例如我会说“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孩子仿写,孩子说:“我要给妈妈画个机器人,帮妈妈干活。”

明天让孩子们写个续写,看看怎么样再决定。

A】《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解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的原始状况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目标,虽然不可能为每一位学生制定有特色的个性目标,但我们一定要保持教学目标的弹性化。备课前我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什么样的目标能使更多的学生知识储备达到最优化?对于课文及其相关的内容,有多少学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致达到什么程度?


B】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我想,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应该遵守这一原则。上周的一节组内研究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略读课文要放手。我选择的是《假如没有灰尘》这篇略读课文。《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我的教学设计大致是这样的:

一、读题揭题 1、齐读课题。

2、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3、谈对灰尘的感受。 4、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要求,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快速浏览阅读提示。 2、指名说出阅读要求。

3、指名说通过阅读提示了解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出示阅读建议:

⑴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重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08d8d2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