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2022-08-01 12:4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欢迎阅读!
抓好,起步,作文,年级,教学

如何抓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作者:谢英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9



谢英

(陕西省南郑县汉山镇白马小学,陕西南郑7231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进行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呢?

关键词:起步作文;语文教学;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42-0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如“无水之源”,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自发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因此,我在揭示每次的习作题目前,总是以有趣的谜语、动人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教学《习作2》“我的自画像”时,我先声情并茂地描述了本班一位学生的特征,让同学们猜是谁,大家的兴趣一下就来了,纷纷举起了手,我趁机出示本次习作要求,给自己画张像。如果大家根据你的描述猜出是谁,那就说明你的习作成功了。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外貌,再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写下来。要求不出现自己的名字,写好后交给老师。老师念,学生猜,结果大多数学生写的都能被猜中是谁。这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对于那些学生猜不出的作品,仍要鼓励,师生一起共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作文的畏惧情绪。

二、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及近,或由表及里,或先人后景。例如,写一处秋景时,我先组织学生有目的的参观校园。虽然校园是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但让他们直接说出有什么特点,还是无从说起。因此,我带领学生有顺序的观察,重点指导观察校园的花坛。从花园的位置、形状,花园里花的种类、姿态、颜色、气味及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边观察边指导,教给观察方法,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细致观察的习惯。除此之外,我还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并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如指导《记一次活动》时,由于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少,来不及开展什么活动就上课了。针对这实际,我先不急于让学生写,而是花一些时间与学生一起开展体育比赛、游戏、课本剧表演等活动。有了亲身经历,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实感了。通过以上训练,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写起作文就有内容可写了。

三、学习例文,由仿到写


苏教版教材每次习作都安排有例文,例文起着指导学生写作的任务。例文都用的是孩子的语气,写得是孩子的生活,抒发的是孩子的感情,篇幅短小,格调清新,使学生读了倍感亲切。作文起步,需要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在指导学生放的过程中,抓住例文的特点仿写。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懂例文,明白例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把学例文落到实处,使例文起到范例作用。如:《习作6》写一种自己喜爱的文具,教学时先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示几种文具的名称,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读懂例文。学生通过自读思考,分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明白小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铅笔刨刀的形状、结构、颜色等特点和它的用途,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进行自我介绍,语言生动形象。通过例文学习,学生明白了写好一个物体就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同时要运用适当的叙述手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说说它的特点和用途,教师相继出示一些词语供学生借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可采取自由练说,小组交流,相互补充,代表发言,师生共评等方式练习口述。最后起草作文,修改誊写。

四、读写结合,读中学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人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怎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因此,语文教材中的几十篇范文,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例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采用了总分的写法描写原野的热闹非凡。为了让学生学会这种自然的总分写法,我就让学生以“田野里好一派丰收的景象”为开头写一段话,描写自己眼中的秋天丰收的景象,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再如,学了《三袋麦子》,让学生续编故事。学了《石榴》一文,让学生学习从外到内,由视觉到味觉的方法写一种水果,可用上文中的一些词语。这样读写结合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知识,发展语言,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讲评,激励为主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很感兴趣,还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情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作文讲评要尽可能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作文,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中,只要学生能把句子写通顺,错别字少,符合习作要求,我就给高分。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我就给予表扬,肯定他的成绩,并在评语中写上“你有进步了!”“不错,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话语。这样能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厌烦心理,不那么怕写作文。

总之,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更新教育理念,认真、扎实的抓好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为高年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45191bf2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