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2023-02-13 17:4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欢迎阅读!
台下,财务管理,财务,共享,研究

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杨英花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3



杨英花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加速,越来越多中国本土企业规模化与全球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也随之成为落地中国的跨国企业与大、中型本土企业财务变革与转型的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在成本合理的基础上保证企业财务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传统的分散式组织管理所在的功能重复、资源浪费问题,以及集权式组织管理所存在的非弹性化、信息滞后等问题,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是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对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财务共享;企业;财务管理

一、引言

目前我国已步入了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企业集团而言,财务管理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许多的弊端,因此管理理念也需要随之创新。企业集团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完善的财务管理促进集团的全面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经营情况,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保障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常运作。

二、财务共享的概念

财务共享服务是依托信息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或创造价值为目的,以市场视角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企业通过建立和运行财务共享平台,使财务组织和财务流程得以再造,使一些简单的,易于流程化和标准化的财务工作,包括核算、费用控制、支付等,集中到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来,从而大大提高财务日常工作的效率,使一大部分财务人员能够从那些简单又耗时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高价值领域的工作,从而实现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的转型。[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模式,归纳为三种。大集中模式:仅在总部财务部下设立一个共享中心。优点: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便于与下属企业财务协同、政策执行力度强;缺点:对多种业态管理需求没有针对性。联邦模式:在各集团财务部下按照业态建立共享中心。优点:多种业态针对性强,贴近客户,便于进行专业服务和业务监督;缺点:财务管理权限分散,多个共享中心协同性差。专长模式:在总部财务部按照业务类型下设多个共享中心。优点:业务针对性强,共享中心专业能力突出,缺点:财务管理权限分散,多个共享中心协同性差,最常见的专长模式:集团支付中心、会计记账中心。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文化和特点,所以同一财务共享模式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企业。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经营状况,建立与本企业相匹配的财务共享模式。

三、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财务共享服务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系统化,将财务控制前移、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也改变了人们传统意识中对财务的理念。


(一)财务共享平台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势

1、财务共享促使财务管理创新。财务共享后,原本分散各地的财务架构及人员合并,把制度和规范内嵌在流程当中控制和实现,进行财务岗位职能的分离,进一步促进财务人员专业岗位分化,促使财务管理创新。专注于财务基础核算的财务人员一般称共享财务,另外由于业务管理需求,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提供标准化数据后,进一步深入到业务层面。

2、财务控制前移。财务控制前移,使业务在发生前就能对其控制,可以为企业成本费用的有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有效的加强了预算控制和业务控制。

3、标准化处理、业务信息共享,便于决策数据传输。企业通过建立一个共享的数据中心,把分散在各地的分支机构数据按既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分类、审核、后期处理,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因素。标准化处理提高效率,节约处理成本,并及时传送标准化的财务数据给管理层进行决策。财务人员通过共享的业务信息系统,综合了解业务端最新情况后提供业务有用的财务分析数据。

4、提升财务质量、减少企业风险、提升内控水平。将财务标准、财务处理模式等植入系统中,日常的业务处理依赖于系统规则进行判断,减少了人为的决断和控制,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另通过集中的财务管控,加强了企业内控管理,降低了企业的业务风险,从而实现了企业收益最大化。

5、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离。财务共享后,会计核算将完全独立于业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完全切割,财务会计侧重监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监督与服务职能是对立的,将之分开,财务人员减少了纠结与权衡。

(二)财务共享平台下企业财务管理劣势

1、业务信息传递不及时。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难度较高,业务系统的数据需要及时更新,若不及时更新与传递,财务系统获取的信息具有滞后性。

2、业务管理表面化。财务共享后合并相关资源,当财务共享与实际业务运营地点不一致时,会存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无法直面沟通,导致财务人员脱离业务的现象。由于各地业务情况及管理水平不同,财务人员仅通过对业务管理信息数据处理、分析,是无法表达出数据反馈的真实性及真正的业务问题最合理的情况。

3、财务人员专业素养被弱化,离职率较高。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大量的工作变得简单、重复、机械,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体现为黏性化和非专业化,可替代性较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往往成为求职者的“离职陷阱”,应聘人员进入共享中心即意味着需要在短时间内离职。

4、工作模式程序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操作流程系统化、标准化,造成业务部门配合工作时缺乏灵活性。业务部门除了维持与客户、供应商关系外还需大量时间来操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数据,直接影响了对核心业务的跟进。程序化的工作导致财务与业务的工作核心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

5、增加税务风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共享中心财务对地域税务风险的可预见性偏低,一旦业务执行时发生涉税风险,只能事后跟进,未能及时有针对性做好事前的防范而导致部分税务成本增加。

四、财务共享平台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企业管理层应对企业整体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建立合适的架构,完善内部控制流程,明确财务与业务的职责和联系,特别是财务人员的位置和角色安排:共享财务通过系统化的整合数据,为业务财务和业务等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服务;业务财务要主动与业务建立联系,不断向业务前端延伸拓展,同时协调共享财务提供业务最全面能够落地执行的解决方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业务财务通过可透视化的财务分析数据与业务部门沟通,用业务能够理解的简洁明了的观点整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切合实际从关键要点权衡选择最优方案,另还要实地去了解业务情况,参加业务会议及接受业务的知识培训,使业务财务与业务的信息保持同步,便于更好理解业务执行的难度;建立财务监管机构,让企业的相关部门加大监察的力度,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通过招聘专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会计道德素养,使其信息收集较全面,继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共享平台下,企业财务管理由事后的核算监督逐步向管理控制、价值提升转型,发挥事中管控、事前预测职能,更好地服务业务,辅助管理和支持决策。这样,企业财务才能真正获得股东会和董事会的信任,得到其它职能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财务管控才能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创收和激励控险的目标。

(韶关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广东韶关 51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5a43836b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