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2023-01-14 04:55: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成都教育培训市场分析》,欢迎阅读!
成都,市场分析,教育培训

成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成都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成都培训市场现状分析



日前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成都教育培训市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是当之无愧的“培训第四城”从机构数量上看,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大约有1万家,其中北京2000多家、上海1500余家,广州1000家左右,成都暂时为500多家。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成都教育局禁补令、均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培训蛋糕将迅速扩大,机构将实现翻倍发展,有望逼近千家;从市场结构看,成都的教育培训已实现了“从一条街到一座城”,从应试教育英语培训到以外语培训、IT培训和少儿、青少年素质教育为主,兼顾出国留学培训、企业管理类培训、金融培训、辅助考试类培训等成人类多元化局面,发展潜力巨大。



二,成都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历程



1995年“培训一条街”兴起



据戴氏英语、望子成龙、成都新东方、成都新思维、成都龙文等知名培训学校的负责人介绍,成都培训市场兴盛于1995年前后,当时,地处成都市中心的顺城大街、八宝街发展成了“培训一条街”,最初几乎都是补课班,不少英语数、理、化等学科成绩比较差的学生经过培训后,成绩明显提高。望子成龙校长蒋扬斌说:“补课成效极大地刺激了家长的补课热情,但是随着参加培训的学生越来越多,培训学校场地狭小、离学生住家遥远、时间上不方便等局限开始显现出来,家长们希望能就近补课并有更多的素质教育项目可供选择。于是,各大培训学校纷纷走出市中心,在城市的东南西北开办分校或教学点,扩大覆盖范围,方便学生和家长。

2000年外来机构抢滩成都

2000年前后,在成都本土教育培训学校发展之际,外来机构也纷纷进入成都,抢夺培训市场“蛋糕”。他们的进入给家长与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而且加剧了市场竞争,提升了服务能力与品质,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格局。

外语培训方面,戴氏英语、建明外语、新东方、李阳疯狂英语、洋话连篇、英孚、环球雅思、新航道、瑞思学科少儿英语等陆续在成都市场崭露头角,近年,美联、韦博国际等高端外语培训学校入驻成都,以及各大留学机构也纷纷开办了外语培训项目,为成都外语培训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成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05年开启扩张之路

2005年起,成都各大培训学校开始在一环路布点,再是二环路、三环路,扩张在2008年达到了顶峰,成都新东方学校在红星路开办了一个新的教学区;名师堂学校在八里庄附近扩建教学点;成都龙文学校新建了分校;阳光飞扬少儿英语学校、望子成龙学校则放眼全川,进军二、三级城市;成都戴氏英语学校是较早向四川省外扩张的培训机构,已在西安、北京等地开办分校;成都建明外语学校在北京建立了3所分校;从事IT教育的朗沃教育中心也在重庆新增了一家规模颇大的培训中心。

2009年机构超过500

在家长、学生的支持和培训学校的努力下,成都培训市场成功完成了从“一条街”到“一座城”的“蜕变”。据《2009-20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和业内人士分析,成都教育培训市场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随着成都市教育局禁补令、均衡教育等一系列教改政策的出台,培训蛋糕将迅速扩大,机构将实现翻倍发展,有望逼近千家。



三,成都培训市场的发展前景

培训是块大“蛋糕”

成都教育培训市场的“蛋糕”究竟有多大?央视曾作过调查,成都一个暑假,仅参加补习者即达10万,培训学校两个月即淘金3亿。望子成龙校长蒋扬斌估计:“如果算上非文化考试类培训,现在整个成都培训市场蛋糕至少有5个亿。

“成都是当之无愧的‘培训第四城’。”不少成都本土品牌民办培训学校校长表示,成都高校云集、中小学幼儿园众多,工作生活节奏适中,气候温润宜人,自古以来盛产文化名人、艺术大家,人文气息浓郁,是一个理想的学习之地。在很多成都家长的心目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希望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意识根深蒂固,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相比,成都人在孩子教育培训上的投资毫不逊色。

今年10月以来,成都市教育主管部门打出一系列教育改革“组合拳”,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兼职补课,实施均衡教育解决择校热、择校难,释放出了占整个培训市场60%-70%的补课、培训需求,让培训市场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充电”将成为常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5b132e2af90242a895e55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