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的意思

2023-03-19 14:0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意孤行的意思》,欢迎阅读!
一意孤行,意思

一意孤行的意思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下面是一意孤行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

【成语表述】:指对拒绝接受别人的劝说,固执地按照自己的主观见解回去搞。 【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成语陈世荣】:yygx 【成语字数】:4个字

【感情色彩】:一意孤行就是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示例】: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急于与虏议和,但不顾臣民清议,尚不敢大肆一意孤行,与虏交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近义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 【反义词】: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一意孤行的`表述: “意”,意见见解“贫”,一个人。行:行动。原意为婉拒说情,按照自己的意见回去处置案件。现指固执按照自己的见解,独断独行,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一意孤行的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西汉时期,有个叫做赵禹的人,就是太尉周亚夫的属于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见了他写下的文章文笔霸气,寓意深刻,指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江中药业他。 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格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意旨,对旧有的法律条文再次展开了补足和修改。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量和研究,同意制订“知罪不检举”和“官吏犯罪上下获罪”等律法,用以管制在校官吏,不想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太苛刻了。 公卿们拎了重礼走进赵禹家,不料赵禹见到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聊天。丝毫不理会公卿们恳请他修正律法的表明,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到真的说不下去了,便转头辞别。不料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增添的重礼归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6870947c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