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日》的全诗赏析】-秋天的古诗大全300首

2022-03-26 09: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秋日》的全诗赏析】-秋天的古诗大全300首》,欢迎阅读!
全诗,古诗,秋日,赏析,秋天

【关于《秋日》的全诗赏析】 秋天的古诗大

300



秋日 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释:

⑴不宜:不适宜,经受不了。

⑵沧州:指近水的一带,此处指诗人所见。一说泛指江南水乡之地。

⑶江山:山河社稷。

⑷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宋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以接待金使。 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 赏析:

《秋日》的作者是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这首诗虽然只是描





1 3


写景物,但以景衬情,表达了作者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系念。

这是一首有寄托的绝句。所谓寄托,就是“虽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

诗人用“黄”、“冷”、“寒”、“荒”等字眼,渲染出郊外秋日凄苦萧瑟的气氛。“莫把”两句,忧国之心融入悲秋之感,秋更迷离,悲更忧愤。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写江南秋天荒凉的景象,描写的

主要对象是芦苇和杨柳,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加衬托,春天的碧绿和秋天的枯黄的对比是十分强烈的,同时,碧绿又反衬出“荒”来,再加上“冷云寒水”的映衬,就显示出“凉”来。弦外之音就是,这荒凉的江南秋色就是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真实写照,枯黄的芦苇和杨柳就是奴颜婢膝,奉迎敌国的朝中君臣,他们根本经不起风霜的袭击,早已变成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了,而这些人偏偏厚颜无耻,居然向“北客”(金人)夸耀起“江南好”来。

林升的《题临安邸》创意与之相同,但写法明显不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得很生动,很感人,很有讽刺的意味,但用意醒豁,所以,在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方面稍逊于这首诗一筹。但林升那一首又非常通俗,有便于流传的绝佳艺术效果,





2 3




3 这首诗亦逊之一筹。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8d3fcd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