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典故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

2023-01-24 03: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调虎离山的典故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欢迎阅读!
调虎离山,典故,成语,关于

调虎离山的典故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

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

关于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 调虎离山的意思 拼音: diào hǔ lí shān 典故出处: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 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解释意思:

原指设法使老虎离开巢穴。调:调动。后引申为用计 诱使对方离开他 所凭借的有利场所,然后乘机行事。

调虎离山的成语典故 小说《封神演义》的作者是明代的许仲琳。成书的背录是作者出于对 宦官专权的不满。作品在思想性方面虽无大的成就,但在艺术方面却颇有可取之 处。特别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充分地运用了想象、夸张等手段,使人物栩栩如生, 因而深受读者喜爱,使书得以广泛流传。本成语即出自该书的第八十八回。 话说周武王在西岐起兵讨伐商纣王,率领各路诸侯一路征战,军向 商都朝歌挺进,结果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受阻。

虽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县城, 城墙却异常坚固,守城的将领也对商朝十分忠心。武王虽然在这里损失了许多兵 将,但仍然没有攻下这座城。

正当姜子牙坐在军帐中愁眉不展、无计可施之时,夹龙山飞龙洞的道 友惧留孙派门人送来了一封密信。姜子牙接过一看,原来信里写的是调虎离山之 计,意在擒杀渑池守将张奎。

姜子牙依计而行,先分兵设下埋伏,然后自己与周武王同出营帐, 到渑池城关前假意策划攻城。张奎见城下穿红袍的周武 王只领几个人前来探看 城池,觉得他们实在是目中无人,胸中怒火顿起,上马拎刀,打开城门一马当先 杀向武王。

姜子牙与周武王见张奎赶來,立刻拨马向西走。张奎见只有周武王君臣二人,就放心大胆地追来。没追多远,忽然金鼓齐鸣, 炮声


连天,埋伏好了的 周军一路将张奎团团包围,另一路飞夺城关。张奎此时才知道自己是中了调虎离 山计了,但为时晚矣,渑池已落入了周军手中。

用调虎离山造句 1) 因此我联想到这一系列的事,知道这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便配合 着他在这驿馆中东找找西看看,顺便拿了许多能够当暗器的银针。

2) 调虎离山之计,扇庄终究没能逃脱黑衣人派来的手下的厄运。 3) “那太好了!“鸭妈妈就安心地牵着鸡毛的小手回家去了。其实她 知道是中了鸡毛鸭的调虎离山计了呢。

4) 只举一个具体例子,许多地面筑巢的鸟类,当捕食动物,如狐 等接近时,会上演一出"调虎离山计"

5) 抗日战争期间,我游击队经常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把日本鬼子 出驻地,然后消灭他们。

6) 红军进入贵州后,毛主席采用调虎离山,出奇制胜,四渡赤水,进遵 义的战术,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7) 朱老巩明白过来,是调虎离山计,一时气炸了肺。

8) 是调虎离山,回去保护钻石! 9) 战士们用调虎离山的办法,敌哨兵引开,隐蔽着冲进了敌人的指 挥部。

10) 我军采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敌军主力,一举攻克了石堡寨。 11) 这自然是调虎离山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12) 由于这个巧妙的调虎离山计,削弱了敌人大本营的兵力,使他顺 利达成了这次进击的任务。

13) 二次大战中,因为盟军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才能顺利地在诺曼第 登陆成功。14) 等他追赶一段路段,才警觉这是贼人的调虎离山,急奔返家,桌 上宝物果然已失。

15) 红军在井冈山以调虎离山之计打败了层层围攻的敌人。 16) 我这是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将敌人诱骗出来后,再用主力 直捣巢穴。

17) 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却派刘备和文丑转过来拦截曹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ae4ac4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