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天津小学组织读古诗词

2022-11-06 19:1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十年代天津小学组织读古诗词》,欢迎阅读!
古诗词,天津,九十年代,组织,小学

九十年代天津小学组织读古诗词

这几天,有一位“90后”,因为《中国诗词大会》而火了。“古诗会”不是一个时髦的词汇,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古诗词”却被很多人视为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汇。“古诗会”却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人们认识到诗词的伟大。那是一个从课本到实践的年代,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老师都应该是这个年代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对于很多90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那个年代的孩子们,除了能读懂几首古诗外,更重要的是能背出几首经典的古诗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沁园春雪》有句话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当年老师教学生背古诗的场景吧!

场景一:用英语“请”老师

上世纪90年代,很多老师都在开展语文课的教研活动,语文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动”,因为老师的“动”才有可能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有趣的古诗词。当一位老师讲课时,学生们都是手舞足蹈地跟着老师走,用英语“请”出了一位英语老师。当老师发现自己有些发怵以后,还“谦虚”地向孩子们道了歉,告诉他们说,自己只是因为在课堂上没看到老师讲课,才对古诗词产生了一些恐惧。这让孩子们意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让老师“紧张”的教学方式。当时的学生们都喜欢将古诗词当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来看,因为古诗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当学生们能轻松地把古诗背下来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在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诗句里还有这么多可以让他们去探索的东西。

场景二:从课外古诗词开始

从小学开始,语文老师们就会教孩子们读课外读物、写读书心得,然后把这一系列的阅读和活动都总结成诗词,然后在课上进行诵读。虽然在初中才开始接触大量地名著,但由于古诗词本身就是文学形式,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去模仿与思考。老师也不会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枯燥的句子,反而还会要求他们进行讨论。于是学校里的许多老师就开始鼓励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情感。有的老师甚至用一些流行歌词来让孩子跟着去背诵,以激发他们学习诗词的兴趣。在“十年磨一剑”时,很多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要让孩子们背诗词不那么简单,所以他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古诗诵读和写作活动。于是“十年磨一剑”才得以让学生通过这样有效的方式背诵和理解古诗。

场景三:用讲故事“演”古诗

要说谁会背古诗,那一定是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老师刘洁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教学生背古诗了,那时候的老师普遍对诗书很有感情,课堂上他们经常和学生讲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们上《春江花月夜》这个课文时,我在讲台上对着一位学生说:‘你看这首诗写出了多少个美丽的春江花月夜呀!这是《春江花月夜》中的一个故事,‘一阵阵清风吹来,月亮变成了一个大姑娘在和一位渔翁嬉戏。那时候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刘洁说,自己也常常在讲古诗文时用故事去启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像是用古诗词讲《楚辞九歌》时就会出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经典诗句。还有的语文老师在诵读《静夜思》时会用故事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充满着力量、希望和幸福;同样有些老师还会表演《夜访静心寺》这种情景剧来激励古诗词诵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1b119bcb9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