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底线德育随笔

2022-04-01 16:3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德育的底线德育随笔》,欢迎阅读!
德育,底线,随笔

德育的底线

作者:刘刚 2018年秋夜有感



“儿子,给爸爸倒杯茶!” “儿子,给爸爸打洗脚水盆水!” “儿子,给爸爸拿擦脚布和拖鞋!” ……

妻白了我一眼:“你又哪根筋不对了?有话就说,别折腾我儿子。 “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我给班上的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让他们给父母洗一次脚,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作文是交上来了,可我一调查,只有两名同学真正去做了。你说这群孩子长大了能孝顺父母吗?能对社会有责任感吗?”

妻扑哧一笑:“你呀,形式主义!”我一听,急了:“我让学生把对父母的孝顺,由语言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怎么是形式主义呢?” “那请问你给你的父母洗过脚吗?”妻反问道。

我一下子怔住了,我还真没做过。但又不愿认输:“那你说我不孝吗?逢年过节、爸妈生日,我哪一次落过;老人有活,大到春种秋收,小到扫地洗碗,我什么时候推过?作为一个儿子,我认为我还算凑合了。”

“你别急呀,你是把孝道转化为实际行动了,可你再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是为了给作文创造素材,动机不纯这是其一;第二,既然孝


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那梳头、捶背、扫地、倒水哪一项不行,为什么就非得洗脚?第三,咱们这是农村小学,孩子们的家长在地里干了一天的活,那双脚又脏又臭,他们愿意把这样的一双脚给他们的孩子洗吗?”

接着,身为初中班主任的妻给我讲了她班上的一件事:一位初中生的母亲问儿子什么是孝,儿子说:“孝就是您把房间收拾得干净而整齐,而我不随便破坏。这就是孝。”讲完后妻笑着说:“我认为这个学生说得比你实在多了!” 我听后哑口无言。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认为作为子女,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道的底线。

有一个搞德育的同行说过“做人有四个层次:一、助人为乐,这是圣人;二、乐于助人,这是贤人;三、应该助人,这是好人;四、不妨碍别人,这是一个合格的人。而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应从基础做起,也就是不妨碍别人做起。”

作为教师,我应该帮助学生坚守住孝顺的底线——不让父母操心;坚守住做人的底线——不妨碍别人。

底线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坚守道德的最后防线。一个人如果构建起了这道防线,那么他在做人做事上他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教师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帮学生构建起这个底线。


作文总结课上,我说:“这次作文同学们没有按照老师布置的去做是有原因的,洗脚这件事太难为情,对不?”

“对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看来能得到老师的理解,他们也很兴奋。

“那父母为你们做十几年饭,洗十几年衣服,操十几年心时,你们有没有难为情过呀?” 教室里立时一片寂静。

同学深思,我则趁热打铁:“作为上次作文的惩罚,也作为子女应尽的孝道,我提议你们一周不许换外套,但要保持服装的整洁,能做到吗?”

“能!”学生的语气很坚定。

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脸,心中一阵感慨:孩子们,虽然孝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心地希望,你们这一生都能坚守住孝道的底线,坚守住做人的底线。

其实,企盼者又何止我一人,能做的也远远不止是底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28623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