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动于心而寓于景

2023-01-01 15:3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情动于心而寓于景》,欢迎阅读!
寓于,于心而

情动于心而寓于景

——借物抒情之“寓情于景”的片段写作

广水市实验中学 叶莲枝 教学目标:

1、理解“寓情于景”深层含义和表达效果。

2、学会将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方法并运用于片段写作。 教学重难点:寓情于景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山楂树的故事》,学生口头补写故事结尾。

在山的这一边,河的这一岸,有一个小小的村镇。每到秋天,山上的山楂树总会挂满红艳艳的山楂。一位常年穿着红夹克的男子以山上的红山楂为原料做糖葫芦谋生.糖葫芦——甜脆的糖葫芦···叫卖声常年游走在小镇的青石板上。同时,谁家的刀钝了,谁家的锁坏了,鸡零狗碎的麻烦事总是随着稻草把子上糖葫芦的离开,一一被解决。一天又一天,人们习惯了叫卖声的存在,也习惯了红夹克的存在。

有一天,一家小孩因食物中毒住院抢救,红夹克被人告发。目击者称孩子此前吃过红夹克的糖葫芦。孩子的三大姑八大姨们破门而入,捣碎了他的红山楂,烧掉了他的稻草把,砸烂了他的锅,打破了他的头,索要了他的全部钱财,并扬言要告他蓄意谋杀。而红夹克紧握的拳头始终没有扬起来。

红夹克抬不起头了,仿佛一夜间十恶不赦。乡民们用鄙夷的目光送他到了山的那一边,河的那一岸。

又是一年秋天,乡民们又看到山楂红了······

2、展示《山楂树的故事》原习作结尾段落,比较口头补写和展示材料的优劣。 又是一年秋风起,乡民们又闻到了风里浮动着的山楂的香甜。山楂们格外饱满,它们蓄足了红色的热情,高高地伫立在枝头,相互簇拥着,仿佛正昂着头踮着脚眺望着山的那一边、河的那一岸······


明确:将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中,作品更有感染力。 二、内涵理解

1、欣赏例文片段,理解“寓情于景”的含义。

那棵老树孤零零地立在那光秃秃的山顶上,树上的叶子在深秋的凉风中已经七零八落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严冬酷暑,它依旧立在那里,在每一个黎明到来时,它就张开臂膀,去召唤那天边流浪已久的白云。



2、经典语段欣赏,感受“寓情于景”的魅力。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冰心《荷叶 母亲》

三、把握步骤

由“老树、白云”例文片段指导方法步骤: 1、步骤一: 确定情感

2、步骤二: 选准景物(情景相关)(情景相合) 3、步骤三:细腻描写(手法多样) 四、赛场练兵:

1、学生自主选择景物,进行片段写作。要求将母亲对子女或者子女对母亲的某种感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2、学生练笔。

3、学生朗读展示作品,师生品评作品。

小结:我们将“看不见”的情感寄寓在“看得见”的景物描写中,让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比感情的直接呼告,更有感染力。 五、作文指导

1展示材料 海边那片榕树林

①繁华的海滨小城, )那海边的榕树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36fe7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