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简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介绍

2022-04-05 23:0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重阳节的来历简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介绍》,欢迎阅读!
重阳节,来历,简介,介绍,关于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简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介绍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重阳节的由来故事

重阳节起源于道教的一个童话故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差点自杀。病愈后,恒景向妻子和村民告别,决定去拜访神仙,学习艺术,为人民除害瘟疫。恒景参观了著名的山川,终于发现在东方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位强大的仙女。在仙鹤的指引下,仙女终于把恒景带了进去。除了教他降妖剑,仙女还给了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了家乡。农历九日上午,他按照仙女的指示带领村民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个人一片山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中午,瘟疫恶魔发出几声奇怪的叫声,冲出了汝河。就在瘟疫恶魔冲到山脚下的时候,山茱萸和菊花酒发出了阵阵奇怪的香气。瘟疫恶魔突然停了下来,他的脸突然变了。恒景用降魔剑追下山,用剑刺了瘟疫魔几下。 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人们有在这一天攀岩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攀岩节”。还有重阳节、山茱萸节和菊花节。由于99日“久久”的谐音是“久久”,这意味着长期,我们经常在这一天崇拜祖先,开展敬老活动。重阳节和楚、清、禹三个节日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祭祖的四大节日。直到最近几年,人们才非常重视老年人,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为老年人节。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有下列习俗: 爬得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吃重阳节蛋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精美的重阳糕应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上面有两只羊羔,符合重阳节(羊)的含义。一些人甚至在重阳节蛋糕上挂上红色的小纸旗,点燃蜡烛。这可能意味着“点灯”和“吃蛋糕”而不是“攀爬”,以及使用一个小红纸旗而不是山茱萸。如今,重阳糕还没有固定的品种。重阳节吃的软糕叫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是一年中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说赏菊饮菊酒起源于金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逸、诗、酒、菊而闻名;后人也纷纷效仿,所以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在过去,文人和官僚也将赏菊与宴请结合起来,以接近陶渊明。在北宋的首都开封,重阳盛行赏菊之风。当时菊花的品种很多。人们也把农历九月称为“居月”。在重阳节菊花盛开的时候,观赏菊花已经成为重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以后,赏菊的习俗特别盛行,不仅限于99日,而且在重阳节前后仍然最为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537d2c49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