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媒介传播

2022-12-07 20:2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媒介传播》,欢迎阅读!
媒介,视角,风险,传播,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媒介传播

作者:马梅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1

要:风险已成为人们思考现代秩序及其意义不可忽略的一环,构成了媒体的传播语境。媒介化的社会中公众对风险议题的认知及社会整体上的风险应对,在专家系统之外,主要通过传媒的风险信息传播。媒介建构与定义了受众的风险认知,但媒介的话语权威和把关失当以及人际传播的媒介化都会带来风险的变异和扩散,引起媒介恐慌,造成社会不稳。规避媒介传播的风险成为媒体和公众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风险社会;媒介风险传播;人际传播;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3-0242-01 一、媒介风险传播与公众风险感知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他1986 年出版的论著《风险社会》中第一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指完全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伴随而来的短期和长期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贝克指出风险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而风险是由传播媒介建构或呈现出来的,因而是媒介化风险。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密不可分,介促成了公众的风险认知,参与了风险构建与传播。媒介一方面通过拟态环境呈现,为公众塑形风险感知, 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影响力形成风险的放大,促成风险的蝴蝶效应。

拉斯韦尔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媒介的环境监视功能。人类必须了解并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才能生存下去。媒介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瞭望哨的作用。每个人都得从媒介获取信息才能保证生活秩序有条不紊,媒介依存症虽有些扩大媒介的影响但却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媒体在引导风险认知、决策的同时,也可能会扩大、再生产风险,其风险化解功能和风险再生产效应矛盾共生。风险是被构建的,媒体在风险传播的同时,无形中构建着风险,成为风险制造环节的一部分。媒介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公众的风险感知: 是否身处风险, 何种风险, 风险程度如何等。媒介凭借自己的话语权威和强大的培养功能,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带来消极影响,甚至造成媒介恐慌。媒介恐慌是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恐慌現象或恐慌心理。 二、人际传播中的媒介风险

人际传播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之一,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基础。广义上的人际传播包含了群体和组织中的人际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古老的人际传播有了技术的外衣,便捷的手机、网络媒介打破了人际传播的时空、年龄、性别界限,延伸了人际传播的触角。很多大众媒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的风险报道也是在网络人际传播造成网络议点才引起重视的。近年来微博在突发事件信源发声、事件跟进报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俨然成为公众参与媒体报道、进行民主监督的绝好媒介。但人际传播碎片化的表达使受众很难看到完整的事件和评论。人际传播忽略信息来源,使信息缺乏真实性。公众在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掺杂主观情绪,媒介化的便利使得这种情绪化的信息泛滥,巨大的信息流可能成为风险放大器,引发媒体恐慌。近年来发生的群集事件往往都是在媒介化的人际传播中扩大、蔓延,甚至引发群体极化心理和极端行动。群体人际传播相对于其他传播类型是最有风险的传播系统,媒介化的便利更是加强了情绪的传染和行动的鼓动。借助媒体技术,消息经过不断的转发,快得让人根本来不及查证它的真实性,为谣言的传播制造了温床。在大众媒介塞音时,网络社群往往成为人们寻找和查证信息的源地,但网络人际传播中极易加入评价、观点或将原信息做修改再传播,使谣言传播更加危险和不可控制。 三、媒介风险的规避

媒介消费本身就可能带来生活方式选择的风险。电视卡通、广告以及电视剧常常充斥着暴力、色情等负面内容,受众如何解读媒体的风险报道并参与风险沟通、决策,不仅与媒体报道有关,也与其自身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如果公众的媒介素养不高,对媒介预警的风险报道会添油加醋的加入自己的兴趣进行传播,媒体报道提醒受众做好防范或科学认知的目的反而成了造成社会不稳、人心惶惶的助燃器。风险社会中危机的易发性,要求媒介承担起社会责任, 在真实、客观、平衡报道的基础上为公众监测环境、监督预警;媒体要具有危机管理意识, 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规避报道中的恐慌。受众要增强媒介素养和健康安全知识,理性对待社会突发事件和道德危机。媒介素养是人们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所需的知、技巧和能力。公众不仅要利用媒介获取信息,安排生活;更要用好媒介,稳固生活秩序,繁荣媒介文化。 四、结语

风险社会构成了现代传媒的传播语境,进行风险传播成为传媒的重要功能和社会责任,媒体也是风险制造模式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信息社会潜在风险与现实危机的一个重要维度,具有定义和建构风险的功能。媒体应以风险预警、减少媒介恐慌为职责,做好公众安全健康教育提升其媒介素养,构筑平稳运行的媒介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媒介恐慌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J].现代传播,2007,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7f10c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