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阅读附答案

2022-08-31 05: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阅读附答案》,欢迎阅读!
扶风,平陵,文言文,答案,阅读

文言文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廷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了可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威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尉是中国古代高级军官。校指军事编制单位,尉即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其校长为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叫太学生。

C.床起源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字,在汉代使用范围更广,卧具、坐具都可称床。 D《诗》《书》指《诗经》和《尚书》,与《礼》《易》《春秋》并为儒家“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鸿年幼丧父,且又遭逢乱世。他是扶风平陵人,父亲担任城门校尉,寓居在北方并死在那,年幼的他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葬,后到太学就读。 B.梁鸿拒绝势家,礼聘孟氏之女。孟氏则先梳妆打扮,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再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 C.梁鸿志在隐居,婚后不久实现。他对妻子非常满意,给她取了字和名,在妻子对他隐居有所质疑后携妻一起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纺织,读书弹琴。 D梁鸿气节高尚,备受妻子敬重。孟光为他准备吃的,不在梁鸿面前仰视,而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而伯通这才感到他不是一般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5分) 2)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5分) 10B3分)

11A(校尉为中级军官)3分)

12B(先请求制作粗布衣服等,再梳妆打扮)3分) 131)邻居家的老

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5分,“耆老”1分,“恒人”1分,“责让”1分,句意2分)

2)不久,又离开(霸陵山中)到吴地去,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给人做雇工舂米。 5分,“适”1分,“大家”1分,“赁舂”1分,句意2分) 附参考译文: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父亲梁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了。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气节操守,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做寻章摘句式的著述。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养猪。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全部用猪来赔偿。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产,希望做佣工来抵。”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从早到晚从不懈怠。邻居家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备那家主人,而称赞梁鸿是道德高尚的人。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把猪全部还给梁鸿。梁鸿不接受离开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有势力的人家羡慕梁鸿的高尚节操,有很多人家要把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不娶。同县孟姓人家有个女儿,说:“想嫁个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了就下礼聘了她。女子请求制作粗布衣服、草鞋、纺织用的筐、搓绳子的工具。等到出嫁,才梳妆打扮进了门。过门七天梁鸿都不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下请求说:“我私下里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拒绝过几个男子了。现在我被您看中(您却又不理睬我),哪敢不向您请罪?”梁鸿说:“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现在您居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想要的呢?”妻子说:“只是用来观察您的心志罢了。我自有隐居的服装。于是更换打扮,梳了个椎髻,穿上粗布衣服,(像个)做事(的人)走上前来。梁鸿非常高兴,说:“这真是我梁鸿的妻子啊,能够服侍我喽! 是给她起了个字叫德曜,取了个名叫孟光。生活了一段时期,妻子说:“常听先生想隐居避患,为何现在还不行动?难道想要低头迎合世俗吗?”梁鸿说:“好的。”于是一起隐居到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诵读《诗经》《尚书》,弹琴以自娱自乐。不久,又离开(霸陵山中)到吴地去,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住在厢房,


给人做雇工舂米。每当做工回来,妻子就准备好食物,从不敢在梁

鸿面前仰视,把盛食物的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伯通看到了感到很奇怪,说:“一个做佣工的能让他的妻子这样敬畏,不是平常人。”就让他在家里住。梁鸿潜心闭门著书十余篇。等到梁鸿死后,伯通等人在吴国要离墓旁要了一块地安葬他。众人都说:“要离有节气壮志,梁鸿品性清高,可以让他们亲近一点。”葬完,妻子回到扶风老家。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14BCB项写高超的歌技与美好的心灵;C项写柔奴而非苏轼。选对一个3分,选对两个给5分)

15.①赞美说话者身处穷境安之若素的胸襟和有情有义、超然脱俗的品格。 ②肯定王定国政治上失意后从容乐观的态度。

③寄寓着作者自己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情怀。6分,答出一点给2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8b122c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