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人本理论

2022-03-25 09:59: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斯洛人本理论》,欢迎阅读!
马斯洛,人本,理论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生平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转到布兰代斯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1954)、《存在心理学探索》(1962)、<<宗教、价值观和高峰体验>>1964)、《科学理学》(1967)、《人性能达的境界》(1970)等。 人格自我实现论 (一)需要层次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1 生理需要 (physiological need)

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理需要,如对食物,水和睡眠和性的需要。 2 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包括一个安全和可预测的环境,它相对地可以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 3 爱与归属的需要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团体等。 4 尊重需要 (esteem need) 包括尊重别人和自尊重两个方面。 5 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 包括实现自身潜能。

在心理学上,需要层次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 (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智能和天资,定义为完成天职或称之为天数、命运或禀性,定义为更充分的认识、承认了人的内在天性,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马斯洛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历史上和当时仍然健在的著名人物,如斯宾诺莎、贝多芬、歌德、爱因斯坦、林肯、杰弗逊、罗斯福等人进行个案研究,概括出了自我实现的人所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 1、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适意的关系 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 3、行为的自然流露 4、以问题为中心

5、超然的独立性:离辟独居的需要


6、自主性:对文化与环境的独立性;意志;积极的行动者 7、体验的时时常新 8、社会感情

9、自我实现者的人际关系 10、民主的性格结构 11、区分手段与目的、善与恶 12、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3、创造力

14、对文化适应的对抗 (三)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只有在生活中经常产生高峰体验,才能顺利地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在阐述高峰体验时认为: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瞬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许多人都声称自己在这种体验中仿佛窥见了终极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奥秘。人们好像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紧张奋斗而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这些美好的瞬间来自爱情,和异性的结合,来自审美感觉,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 这种高峰体验可能发生于父母子女的天伦情感之中,也可能在事业获得成就或为正义而献身的时刻,也许在饱览自然、浪迹山水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刹那。 教育理学思想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以道家的方式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 自我同一性原则

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2 启发性原则

此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 美育原则


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 4 超越性原则

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此外,还有对文化的超越,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就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5 价值原则

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管理

马斯洛很早即关注人的因素。当美国60年代的管理大师杜拉克、麦格莱高等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工业化的工作场地时,马斯洛最早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他说:工业领域也许能够当作心理动力学研究高级人类发展研究和人类思想生态学研究的新实验室。他认为,何组织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新方法来加以解决,建立起某种环境条件,使个人目标与该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即,无论何种管理都应以人为本。

首先,他尊重个人,强调自我实现,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对人类劳动、生活和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认为合适的管理是一种理想化的或革命性的技巧。

其次,他认为,推进健康管理和协同管理,要修改在大型组织里一直在起作用的那种顺从性的行为,让人们在一个公司里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工作不成为一种工作,而成为自己喜欢的娱乐。

第三,他盛赞协同,主张一个追求自身利益的人,同时也自动地帮助了别人;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人,同时也得到自我需要的好处。

最后,他极力主张不要将权力赋予给为得到权力而追求权力的人

马斯洛的观点很具有颠覆性、穿透性和准确的预见性。几十年过去了,其有关要求自我实现的员工、培养客户忠诚、树立领导风范以及把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创造力源泉的主张等等,绘了我们今天数字化时代的图景,显得非常深刻。 评价

人本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

1 理论体系不够严谨,缺乏对基本观点的明确目标和充分论证,一些概念也描述得很模糊。 2 过分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选择,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忽视社会环境和后教育对人成长的影响和制约。

3 人格问题研究方法有其积极意义,但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排除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单纯以自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人的精神生活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其不足之处,但它探讨了人的本性和价值,试图提供心理学的证明,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领域,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并且加强了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联系,也促进了心理学向高级发展。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我们开创了认识人生,改善人生的新天地,它研究的问题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提出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这是积极的,对社会的个体,民族乃至人类整体的生活提高都是有益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2dc1586bceb19e8b8f6ba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