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残疾人肢体假肢的技术标准化

2022-05-17 12:02: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好残疾人肢体假肢的技术标准化》,欢迎阅读!
假肢,残疾人,肢体,标准化,做好

如何做好残疾人肢体假肢的技术标准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假肢及矫形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假肢的材料更加先进安全、装配理论日益完善功能也更加丰富多样。这些进步给残疾朋友带来了很大福音。但在相关技术取得进步的同时,也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跟踪服务缺乏常规化标准。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做好残疾人肢体假肢的技术标准化,以供参考。

关键词:残疾人;肢体假肢;技术标准化;方法策略

1小腿假肢构成

小腿假肢是用于小腿截肢的补充假肢,由假脚裸、小腿连接部分、悬吊部分以及接受腔这四部分组成。小腿假肢主要适用于膝关节间隙下8cm至内裸上7cm范围内截肢的肢体1】。下面首先就小腿假肢的四个构成部分展开分析。

一,假脚裸。裸是假肢的脚板部件,同样是假肢结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常被应用于假肢上的脚板形式有储能式脚板、动裸式脚板以及静裸式脚板等。作为假肢中的机械结构,脚板承受了病人的体重,维持着病人行走时的身体平衡。二,小腿连接部分。小腿连接部分则具备连接假脚与接受腔,转移体重、传递力等功能作用。在病人使用假肢时,需要利用小腿部分的构造紧密连接起假肢与接受腔,让假肢可以正常发挥其作用,让病人可以正常行走。三,悬吊部分。悬吊部分是整个假肢的重要组成,主要是指膝上的环带,在环带的作用下,假肢可以悬吊在残肢上,进而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假肢悬吊部分主要分为多轴脚、单轴脚以及静脚裸三种形式。在假肢整个构造体系中,悬吊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关系到假肢能否正常使用,还关系到假肢的美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残疾朋友都对假肢的美观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残疾朋友们不仅要求假肢能够正常使用,帮助他们正常行走,还要求假肢美观耐看。因此在假肢的设计与制造上,应当采用相应技术手段来优化假肢悬吊部分设计,让假肢更加美观耐用。最后是接受腔。接受腔主要起到包容残肢体积并实现连接的作用,人在使用假肢时,主要是通过接受腔实现力的传递,进而完成运动。 2小腿假肢分类

以构造为分类依据,可以将小腿假肢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2.1壳式假肢

壳式假肢也被称为骨骼式假肢。该假肢上的壳的形状与人体肢体形状相同,因而与人体之间有一定的协调性。并且这种类型的假肢主要是利用壳体承受荷载,帮助病人正常行走。当前,适用于壳式假肢制作的几类材料为:铝、碳纤增强材料、聚乙烯板以及玻璃增强材料。受材料特性影响,部分壳式假肢内部是空心状态,无填充。如利用碳纤、聚乙烯板以及铝这三类材料制作的假肢就是空心的【2】。 2.2骨骼式假肢

骨骼式假肢也被称为组件式假肢。与壳式假肢相比,骨骼式假肢要更为逼真且耐看一些。这是因为,该类型假肢是通过一条塑料管或金属管将接受腔、假脚、裸等部位有机连接起来,使得所有压力均通过连接管传递到相应部位,从而保证病人可以正常行走。并且其使用了海绵等相对柔软的材料对假肢外部进行了装饰, 因此整个腿部看起来比较饱满逼真。 3小腿假肢主要材料与技术发展


3.1主要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比较适用于假肢制作的材料越来越多,但在各类材料中,聚乙烯的使用度要更高一些。这是因为,相较于其他材料,聚乙烯在成本、制作工艺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当前生产聚乙烯的工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不仅使得聚乙烯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更大大提升了材料生产速率。而以上进步又直接拉低了聚乙烯的生产成本,使聚乙烯的市场价格相对较低。除此之外,聚乙烯还具有容易压模以及热塑成型的特点,比较适用于普及型假肢的制作。且在经过测试后得出,使用聚乙烯制作出的小腿假肢不仅轻便而且坚固耐用,使用效果相对理想。

第二种常用材料是聚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属于一种合成材料,也具有较多的优势优点。如使用聚乙烯泡沫塑料后,就容易在假肢上创造出一个减振面

,从而大大提升假肢使用的舒适度【3】。除以上新型材料外,木材也常被用于假肢制作。使用木材制作出的假肢坚固耐用,但在佩戴的舒适度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在不做好保护措施或是长时间佩带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残肢受到相对严重的磨损损坏,加重患者身体上的疼痛程度。 3.2技术发展

首先是传统型小腿假肢。传统型小腿假肢采用插入式接受腔,假肢为外壳式结构,设有金属的膝铰链。这种假肢灵活性低,穿带过程比较繁琐复杂且容易让穿戴者产生不适感。如病人在使用该类型假肢时,主要是借助大腿,通过链条将假肢捆绑到大腿上,并借助大腿的力量移动假肢完成行走。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患者会出现残肢血液流通不畅、磨损严重等问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4】。其次是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相较于插入式接受腔的传统类型的假肢,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要相对先进一些,属于现代假肢的范畴。该类型假肢是将髌韧带作为主要承重部位,并通过相应的连接装置实现人体残肢与假肢的有效连接,让残疾朋友可以正常行走。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对传统型假肢做了很大改进。但改进最大的还要属腿假肢。 腿假肢结合了全接触式小腿假肢以及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的优点,并对以上两种假肢的不足之处做了改进,使得其具备了较强的悬吊力,承重也更为合理,灵活性高易于穿脱,且不会让残疾朋友感到不适。 4小腿假肢使用及日常维护 4.1穿戴训练要求

穿戴假肢时,要按照标准步骤,采用科学的方法,避免出现残肢受伤或假肢受损的情况。具体而言,在穿戴假肢时,应遵循以下要求:首先,正确在残肢上套上残肢套,并在残肢末端留出余度,防止残肢末端受到压迫【5】。在做好以上工作后,小心套上软衬套,之后将残肢放入接受腔内。在穿戴假肢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心不稳、身体平衡度不够等问题,导致病人摔倒或难以行走。为此残疾朋友在穿戴假肢之前应先进行专业、规范的站立训练。站立时,要让身体稍微向前方用力,防止缓冲器出现松弛现象。并且要把握好身体平衡度,避免倾斜,要保证双腿均匀承重。此外,穿戴假肢者还需进行下假肢的单腿训练,通过训练提升残肢对假肢的适应度。 4.2日常维护

为确保假肢功能作用的正常发挥,同时也为延长假肢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假肢期间应对假肢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具体如,定期清洁价值,确保假肢接受腔内干净卫生,不存在感染源。其次是要定期清洗残肢套,同样防止残肢套过脏而造成残肢接触面感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接受腔松弛问题,可先采取增加残肢套的方式尝试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问题,可在经过专业的检查与指导后更换接受腔。最后,使用假肢期间,不能用水浸泡假肢,用水浸泡假肢会使假肢的功能受到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残疾朋友而言,假肢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无论是假肢的设计、制作还是穿戴都应以实际使用需求为依据,并采用先进、专业、规范的技术方法切实实现残疾人肢体假肢的技术标准化。 参考文献

[1]李子木.浅谈假肢与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7):32-33. [2]孙京诰,徐立栋,薛瑞,潘红光.基于BMI模型的三关节假肢运动的优化控制研究[J/OL].制与决策:1-8[2020-03-19].https://doi.org/10.13195/j.kzyjc.2019.0061.

[3]钱晋武,李鹏,章亚男,沈林勇.基于肢体协调的主动型假肢控制方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31(07):129-131.

[4]赵芳杰. 北京市肢体残疾人现状及假肢的需求分析[D].吉林大学,2016.

[5]徐睿. 多功能假肢手的机构设计及仿生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094252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