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服饰浅谈

2023-01-19 18:0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京剧服饰浅谈》,欢迎阅读!
京剧,服饰

京剧服饰浅谈

京剧的服饰以明代为基准,同时还吸收了宋、元、清代服饰的一些特点,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样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分季节和朝代,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哪朝哪代都用这一整套固定的服饰。不过在具体穿戴时非常严格,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即必须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进行穿戴。

京剧的服装也称行头,给人以豪华绚烂之感,精美的刺绣、夸张的图案、鲜明的色彩,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色彩方面有以下几个特征:1、等级。黄色为至尊的皇家专用;红色代表富贵;绿、蓝次之;黑色最卑微。2、风俗。喜庆场面用红色,丧悼场面用白色。3、意境。侠客夜行常用黑色,为的是隐蔽目标,强化黑夜的意境。4、心理。小生、花旦扮演的是年轻角色,常用鲜艳、明亮的颜色,这很符合年轻人的爱美心态。

比如,京剧表演中各类人物都有特定的帽式。皇帽,又称王帽唐帽堂帽帽为圆形,前低后高,背后有朝天翅一对,黑地饰以龙纹,顶端有黄色大绒球两个,并有许多珠子。左右各挂黄色大穗,称为流苏,为皇帝专用的礼帽。封侯者戴侯帽,它的两旁有宽翅,翅的边上垂着穗子,握有兵权的,顶端加戟头,称为台顶。汾阳帽俗称文阳,与相貂略同,金地龙纹,缀有绒球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用于权势显赫的宰辅。纱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左右加翅;由于翅的形状不同,又有方纱圆纱尖纱之别。一般说品位较高的文官,纱帽的两侧插长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插长圆形帽翅;品位低的戴尖纱圆纱,含有贬义,多为奸臣丑角所戴用。

水袖的名字来自水衣。水衣就是一种衬衣,演员穿戏衣时,里边要衬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长一点,露在戏衣的外边。后来,演员发现这种衬衣的袖子,不但可以保护戏衣,而且还可以用于歌舞表演,就逐渐把它放长,脱离水衣,直接缝在宽袖的戏衣上,就成了水袖。水袖的功法有:抖袖,表示整理衣服;投袖:表示生气;挥袖:表示叫人离开;招袖:表示叫人来;摆袖:表示飘洒自如等十几种不同含义的表演功夫。

胡须的表演又称为髯口功。京剧里老生、净、丑都挂髯口,各个角色利用髯口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种种感情。现在常用的髯口有三髯、满髯、扎髯、丑三髯、二涛等十多种。老生的髯口功所表示的意思,如捋须表示整理;托须表示思考;挡须表示着急;绕须表示喜悦;吹须表示恼怒等等。在舞台上髯口功要配合其表演加以运用。在《鸟龙院》这出戏里,闫惜姣逼宋江写休书。演员运用抖须、甩须、吹须等功法,表现宋江着急、惊恐、激怒等复杂心情。

翎子,是中古代武将在盔冠上插的两根雉尾,表示官职比较高的将领,也作为英勇善战的象征。艺人为塑造人物把雉尾加到七、八尺长,除起装饰作用外,还通过舞动翎子,作出许多优美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生、旦、净、丑各行都用,小生用的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翎子功有掏翎,有衔翎,有绕翎、刷翎、抖翎、摆翎等多种。可表示喜悦、得意、沉思、惊恐等各种情绪。

盔上的珠球的妙用,如演关公的演员,演到刮骨疗毒一场,既神态自若地在用心下棋,又让盔上的珠球抖动发出声响,以表示手术的疼痛。

甩发是生、净、丑等角色在头顶上扎一绺长发,演员可以通过舞动甩发,表现人物的情绪,这种表演技巧叫甩发功。甩发功,一般有甩、扬、带、闪、盘、旋、冲等多种。

京剧舞台上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羽扇等多种。扇子功法有挥、转、托、合、遮、扑、抖、抛等耍法。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种舞姿,刻画人物性格。


京剧里的很多。帅旗是大本营的标志,同时也是两军胜败的象征,旗不倒兵不败。在生活中,风是看不见的,京剧把它有形化了,制成风旗。而水旗、云片则把自然界本来流动不定的形态固定化了,然后经过演员的舞动,再让它活动起来。大旗在武场里用它抄筋斗,表现搏斗,还能耍出各种旗舞。

服装的程式是前辈艺人的创造成果,又是后人进行革新的手段。所以像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师,一面尊重原有的服饰程式,又反对乱穿乱戴;另一方面,一直摸索着改进。如白娘子的服饰,从清代到现在有许多的变化,清代早期画上的白娘子是戴渔婆罩,后来改大额子。梅先生的老师陈德霖和梅先生早期也用大额子。后来,梅先生认为大额子类同于一般的女将,缺乏特色。还有,白娘子在水斗中穿战衣战裙并不扎靠,戴大额子显得头重身轻并不好看,改成软额子用白绸子扎一个结子,配上面牌,减轻了头上的份量,显得匀称,又使白娘子服饰有自己的特点。梅先生不仅改进白娘子的服饰,还创造了一些新的人物服饰。如仙女、虞姬、洛神等。他的做法可以代表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对服饰程式的正确态度。艺术大师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注意分寸,该穿素的决不穿花的,就是平时所说的穿破不穿错,不主张随便破坏穿戴服饰的程式。

单就服饰而言,当无法直接观察生活理念时,可以通过特定文化时期的典型穿着和时装来观察,对选择的服饰可以显露出许多十分重要的观念,京剧服饰亦然。实用、美观、奢侈、传统、成熟、个性、内涵等。这些观念属于文化价值和信念,是服饰行为的动力。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向大众展示了国粹的内核与外延。京剧服饰以其多年传承的程式化为特征,与当下时尚和无规可言的服装款式形成对照。它作为京剧中的重要表现部分,十分具体、充分地体现了京剧所具有深厚的艺术特征、严格的程式规范、鲜明的民族风格等特点, 在继承中国服装追求意境美的传统的同时,进一步赋于了更加鲜明的美学特征,从而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使京剧有了更为鲜明的民族特点, 使中国戏曲有了更为典雅、高深的气质,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京剧服饰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京剧的服饰有待不断改进和革新,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0ec4f9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