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流行文化

2022-05-03 23: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社会流行文化》,欢迎阅读!
流行文化,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流行文化,在流行,被改变

流行文化是都市里的民俗新象,是时代的文化标签。

站在又是一年即将去的临界时段,回首间,2011年的标签上清楚地刻印着其独有的文化代码。

2011年,中国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着流行,而流行又在或显然或含蓄地改变着人们自己。

201189日,来自宝岛台湾的某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句“整个场面我HOLD住”,居然毫无征兆地迅速在网络上疯传,11天点击率就突破了100万次,“HOLD住”毫无疑问将成为年度流行词。

而事实上,“HOLD住”这个混搭词并不是一个新词,在港澳等地多年前就被人使用。但是,2011年的网络传播,使它成为一个火速流行的新辣词汇,这一方面因为这个词的通用性:英语中,HOLD一词有“拿、抱、握住、控制、掌控”的意思,用法非常丰富,HOLD住”就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能控制把持住,也有给力、加油的意思。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其非常恰当地契合了当下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2011年“HOLD住”这个词汇流行起来,是有其社会文化背景的,它反映了中国公众意见表达的一种内向化。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以后,中国的崛起在国际上已经得到承认,中国人在国际上寻求认可的情绪已经得到释放,此,从2011年起,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关注身边的事情。“HOLD住”这个词汇正好反映出这样一种情绪,一方面它有“兜得住”的意思,强调由个人来负责个人的事情,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一种期望,希望社会来替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一年到头,也许积累了一些负面情绪,也许有一些疲倦和麻木,就更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而“HOLD住”就能包括这样一种情绪,这恐怕就是它得以运用在各种场合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HOLD住”2011年的大行其道,离不开大多数人忽然间在这一年HOLD住并迷恋住了微博等新的社交网站模式这个独特的时代背景。

微博热,自2010年起就在中国社会持续“高烧”、在2011年的中国网民中全面开花,甚至有人鉴于它流行之异常火爆,宣称从2011年起我们进入了“自媒体时代”。 从简单的记录流水账,到有意识地关注现实、聚焦生活,微博成为一个浓缩的世俗生活超市,形形色色的生活百态如同被摆到了一个个“货架”上,供人欣赏、引人驻足,而其中那些被群起“抢购”的词汇、歌声、语录、故事,甚至一个表情,就成了流行并“下载”到现实生活中——微博几乎成为中国社会流行文化的萌芽地、风向标、晴雨表。


微博、网络在2011年的浩荡流行,已经并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关于这一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事实上,起码还有一群人相信这个改变。喜欢并习惯在淘宝网上自在而时尚着的人群,2011年,他们忽然发现,原本被淘宝网大量商户用于推销商品的一个麻酥酥的语句——“不包邮哦,亲”竟然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一个绝对新鲜的流行词汇——“淘宝体”。

从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发布一些“淘宝体”的通缉令,到一些政府部门发出“淘宝体”的通知、公告,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流行改变生活的案例。

有些流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又有些流行却是缘自人们生活的改变和群体性向善、美的力量——比如,“最美XX”的称谓的流行。

2011年,最温暖的流行和改变,是在现实生活中和网络上“最美XX”等感动人物的集体性出现。

201172日,浙江杭州滨江区一住宅小区里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最美妈妈”吴菊萍成为亿万人心中的平民英雄。因为一句“我是出自一个母亲的本能”的朴素的话,忽然间让网民和媒体赠与她的“最美妈妈”的大白话称谓成为一个很有力度感和时尚感的字句,“最美”竟从此流行开来,成为2011年独特的一道流行风景线。此后,“最美护士”“最美女孩”“最美婆婆”等一系列平民中的英雄,流行在2011年,感动了2011年的你我。

这个温暖的流行,甚至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美联社、法新社、英国《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美国《纽约邮报》、福克斯电视台等欧美媒体,巴基斯坦媒体、中东媒体„„都报道了“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故事在中国社会引起的巨大反响。

有评论人士感慨地指出,2011年中国社会流行文化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或者说亮点,就是人们开始尊崇富有美德的“好人”这是中国社会价值观从改革开放后逐渐一边倒地向“拜金主义”“唯财富论”倾斜后,开始剧烈反弹、走向理性回归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这种转向性改变,将从简单的社会表象化流行走向一场深入的道德重塑。

2011年的中国社会流行文化,在流行,被改变——一切都是如此缠绵而悠长。人们在追寻着自己的乐趣、成熟着自己的品位、坚持着关于物质或精神的一切欲望和梦想,创造着流行并被自己创造的流行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1c6d96f524ccbff12184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