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2篇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2022-09-05 09: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考优秀作文2篇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欢迎阅读!
优秀作文,做起,中考,粮食,珍惜

中考优秀作文2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以下是写珍惜的,欢送大家阅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是啊,这首诗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理解的一首诗。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多少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啊!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粮食,珍惜粮食便应该从我们小学生做起!

我们国家虽然是一个繁荣兴盛,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在一些偏僻的小山村里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整天,吃山里的蘑菇,野菜。更别说肉了,有时一两个月都吃不上肉,吃不饱肚子。作为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应该很满足了。整天,衣食无忧。每天鱼肉虾,样样齐全,蔬菜水果,应有尽有。可有些人却却在福中不知福,还浪费粮食。

有些人只要是他吃过的东西总要剩下一口。剩下一口馒头,留下一口稀饭。为了让人们珍惜粮食,为了提醒人们注意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防止更多人饥饿和不良的问题。将每年的10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每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别有心栽的做法。让人们珍惜粮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了的东西掉在地上,不挑食偏食,不浪费食物。让每一个人都珍惜粮食!

在饭馆,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有多大方,点上了一桌子菜。往往这些菜总会剩下。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实完全可以让这一类的事情不再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少点一些,吃


完了再点,或者打包回家都是一个很好的节约方式。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需举手之劳,不费丝毫力气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要节约粮食。为那些营养不良,忍饥挨饿的人们想想。当你想到掉这些食物的时候,想想他们。或许他们此时,正在挨饿。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吃干净盘子里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做一个节约粮食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

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开展中国家(国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


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锋利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而且,在长中,有许多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人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277cdffa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