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观后感

2023-03-02 14:0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甲午海战观后感》,欢迎阅读!
甲午海战,观后感

甲午海战观后感

《甲午大海战》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故事蓝本描述的,再现了距120年的战争历史画面。影片的主角是北洋舰队的邓世昌,以他童年的画面展开剧情!下面是甲午海战观后感,快来围观吧。 甲午海战观后感【篇一】

清朝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联的对象,就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为自豪的志向。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永远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明知道死亡在眼前,但他们为了民族的存亡、国家的荣誉,依然视死如归,勇敢赴难,彰显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邓世昌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倾佩的人。

他是资质聪颖勤奋好学的人。从小他便进入了教会学校。师从欧洲人学习英语数学。他接受能力很强,学业上进步很快。外国老师都对他赞赏有加。这也为他在后来的船政学堂学习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船政学堂之时,他更是奋发图强,深得外教好评。扎实地掌握了驾驶舰艇技术以及管理船舰的高超技能。所以在黄浦海战中,临危不乱。

他是为数不多睁眼看世界的人。因为他好学,在英国接舰的日子里,他利用各种机会,游历英国的著名工业城市,看到了机器大生产的宏伟场面,参观了英国海军主要基地,并了解了每一种战舰配置与功能,领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的力量。他研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项目,感受到了中国与英国的巨大差距,并在回国后,立即制定新的作战方针。

他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人。黄海大战的那一天,为了掩护中舰,他命令

“致远号”横在中舰前,面对日本的挑衅,他顽强斗争,浴血奋战,奋勇杀敌。日兵惧怕,纷纷向“致远舰”开炮。在遭受重创,没有弹药的情况的紧急情况下,他命令士兵将“致远舰”冲向敌人的主舰“吉野号”,选择择了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方式,在“致远舰”被击


沉后,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茫茫大海,以身殉国。

古人说“读书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励志”,读了《甲午海战》一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没有读这本书前,我一直以为,邓世昌是那种很勇猛的将领,不怕流血,无畏死亡。读书后明白了,他是一位很有才华,很有远见卓识的将领。心中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的学识对他以后的人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知识使他有了精忠报国的志向和过人的胆实。看到邓世昌和全体战士,冒着枪林弹雨,驾驶残舰,撞向敌人,心中真是荡气回肠,真想跟着这位大将,手持钢刀,冲上敌舰,屠尽倭寇。

一百多年已过去,我们不能忘却黄海中留下的那六百多名将士的忠骨,怀念那伴随大潮起落的壮烈英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辈也要饱读诗书,掌握现代化科技,以知识为力量,奋发图强,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有所担当,以慰英魂! 甲午海战观后感【篇二】

今天,历史课上放映的《甲午大海战》让我深有感触。在深深仰慕邓世昌、丁汝昌这几位民族英雄的同时,更引起我深深思索的是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装备世界领先,官兵英勇无畏,这样一支舰队为何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当我看到北洋舰队一次次申请购买弹药均被清王朝拒绝时,当我看到国将亡,而掌国之人却仍过着自己的白日梦时,似乎明白了答案:政府腐败,危机意识不足,统治者的求和心态都注定了这个悲剧的发生。是的,落后就要挨打。

生在新时代是莫大的幸运,我们终于可以挺起腰板捍卫自己的尊严。我们热爱和平,但我们也不畏惧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也一样会像先烈一样用生命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甲午海战观后感【篇三】

周一观看了电影《甲午海战》,一时间好像穿越了百余年时光,回顾一番中国人被鞭打的历史,颇有感触。

18947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开端,直至一年后《马关条约》的签订,随着辽东半岛被无情地割让,三千万两白银交付给了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40b25624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