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

2023-03-26 11:2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欢迎阅读!
实践,历史渊源,结合,认识,理论

如何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

作者:暂无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3年第8



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自己所创造的理论的科学态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直到今日经常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适应时代进步要求应运而生的,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因此,作为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又一直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正和完善。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价值按其本质来说在于: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而其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基础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知道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那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那就是只忠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字面,而不是忠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神。

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也有着十分坚实的实践基础。正确的理论本来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正所谓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同时理论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即实践是理论的用武之地。客观实际在不断变化,群众实践在不断发展,历史时代在不断进步,科学理论也在不断创新。用过时的理论去套新的实际是行不通的,同样用超越时代和实践的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照样也是行不通的。在这方面,我们党都有着极为沉痛的教训。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就是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是我们党从多次的胜利和挫折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早在20 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就针对当时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提出了脱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是要不得的。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90 多年来,我们党实现了从照搬俄国经验、走城市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转变,从“两个凡是”到改革开放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注重发展速度向推动科学发展的转变……无一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我们正是靠党发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良作风,使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中国的和平崛起。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这一论断,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这一科学论断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因此,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开辟前进的道路;必须着眼于实践,着眼于实践的新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因此,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是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也是群众的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取得成效的根本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785cc843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