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理论背景2

2023-02-08 20:2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社会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和理论背景2》,欢迎阅读!
社会学,产生,背景,条件,理论

读《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论社会学》有感

随着历史车轮的飞速前进,人类告别了手工工作的旧时期,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犹如火车般快速前进。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生产力的大幅解放以及新科学技术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使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期。而这时的资本主义制度也在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发展。貌似繁荣发展的社会下却隐藏着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的正常前进。此时,资本主义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学科来研究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于是,社会学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影响那时社会的一系列矛盾: (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公共性,而在所有制上又具有私有性,导致了这个无法避免的矛盾。此外,资本与工钱劳动的对立也加剧了这份矛盾。这个对立的发展,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当时的劳动群众,因为不堪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得不团结起来反抗资本主义。1816年,英国群众破坏机器大暴动;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大罢工;1837年,英国宪章运动……都表现出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二个矛盾,是各个企业的有计划的组织与全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表现,便是经济恐慌。例如:1815年经济恐慌在英国发生,1825英国和大陆发生;1836年经济恐慌在资本主义各国发生……这些周而复始的经济恐慌很明白的暴露出:资本家全体的生产无秩序,搅乱了各种产业之间的均衡,引起了商品的供给超过的需要。这些经济恐慌表现出财富和生产手段集中于这一级,而穷乏和困苦集中于另一极。这就是说,经济恐慌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同时有表明了无产阶级就与资产阶级的冲突。上述两种矛盾,都是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表现,即社会的生产与资本家的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表现形态。 (二)资本主义政治上的两种矛盾:

第一种矛盾是“市民社会”与民主国家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本质及其在政治上显现的形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伴着许多政治改革的法国尤为突出。在大革命前,那些革命的先驱者宣称要建设“合理的国家”“合理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所以当时勤劳大众和资产阶级结成革命的联合战线,推到共同的敌人即封建主义制的,以期实现自由平等的要求。但在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便爬上了支配地位,


使政治的上层建筑适应与他们经济的要求,制定了种种适合于自己阶级的法律,把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当作“民主主义”宣布了。结果,所谓自由,在资产阶级方面,是对于劳苦大众的剥削与压迫的自由,在劳苦大众方面,是“离开财产的自由”,是贡献剩余劳动或挨饿的理由。所谓平等,也只是形式上的平等,而实际上却是经济上的不平等。个人的支配欲和剥削欲,变成了资产阶级全体的原则和理论,变成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市民社会”与民主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十九世纪前期,完全的暴露了,严重影响了资本主义的正常运转,使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二,是因为当时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准不同二产生的矛盾。在十九世纪前期,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完成中。至于德国,产业革命刚刚开始,封建制还占支配地位,俄国更是落后,还停顿在农奴制与绝对主义的阶段。而这种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不平等,导致国际关系、国际秩序的不平等,使国际社会的矛盾空前扩大,间接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

(三)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经济与政治上的矛盾,在意识形态上反映出来,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资产阶级得到胜利以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开始暴露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资产阶级从直接的生产游离出来,把剥削剩余劳动的任务委托与科学使科学与劳动分离了。科学就由征服自然与增进全体社会幸福的目的,而转向于剥削剩余劳动的目的。当资产阶级利用科学识进行产业革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之时,是采用机械唯物论的精神武器,并联络自然科学,去攻击封建阶级的神学,宗教与唯心论的。在这种时期,唯物论与科学的联盟,表示是全体人民利害的。但同时机械唯物论也被资产阶级所抛弃而被唯心论所代替了。

一个学科的建立必然是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学产生的年代是变革的年代,着近代理性实验科学的兴起,以力学和生物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地质学,化学,生理学也有了重大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的成就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及生物进化论的提出。自然科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积累了大量实证科学知识,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从而使其可能摆脱过去仅仅局限于理论思辨和定性描述的传统窠臼,开拓了观察问题的视野,起了新的突破的例证。此外,从17世纪起,欧洲一些主要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在数学法的影响下用统计学原理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收集有关人口、商业、财政和犯罪的资料。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在《政治算术》一书中就指出,任何社会现象都可用数学,重量和尺度进行表述和比较分析。这些早期的经验社会研究对社会学的产生起到了某种程度的启示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a906ffa2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