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志愿服务活动认证标准

2022-04-07 17:0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志愿服务活动认证标准》,欢迎阅读!
浙江大学,志愿服务,志愿者,指导,认证

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志愿服务活动认证标准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证和星级评定工作,保证认证评定工作公平、公正、高效的进行,加强学校对于志愿者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由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负责制定专门的志愿服务活动认证标准,严格规范志愿服务活动的上报过程和认证评定工作。

认证标准以学院、社团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等几个主要志愿服务组织为依托,全面界定志愿服务活动,使认证工作透明化、规范化。



一、学院级志愿服务组织

1、各学院开展志愿者活动,必须上交活动登记表和审核表,在校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认证通过后,才能成为志愿者活动,否则不能通过认证。

2、各学院学生会、分团委以及文化新闻中心等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只能对明确招募的志愿者通过小时数认证,一般工作人员属于职责范围内工作,不能通过认证。

3、学校各学院开展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以及各类赛事等,志愿者时间只记活动当天服务时间,即不包含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及后期总结工作等。

二、社团级志愿服务组织

1、各社团开展志愿者活动,必须上交活动登记表和审核表,在校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认证通过后,才能成为志愿者活动,否则不能通过认证。

2、与校青志合作的各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志愿者时间只记活动当天服务时间,即不包含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及后期总结工作等。非志愿服务性质的活动如社团全员大会、培训会等社团内部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范围。

三、学校相关部门志愿服务组织

1、社会实践活动在上报过程中,必须在手册上明确写出活动名称,否则不给予通过。


2、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上交志愿者活动登记表和审核表,以及相应的证明材料,审核通过后才能成为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增加时间不超过40小时。

3、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挂职锻炼活动,支教活动,通过认证的回访母校活动以及青年志愿讲师团开展的各类活动等都属于志愿服务活动,全部通过认证。

4、个人到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的各类实习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活动,统一不能通过认证。

附:

如上报活动不在上述标准范围内,则以《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作为参考依据。 此认证标准最终解释权归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

2011-11-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b2fd9a59eef8c75ebfb3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