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揍熊孩子word版本

2022-10-06 11: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正确地揍熊孩子word版本》,欢迎阅读!
正确,版本,孩子,如何,word

精品文档

如何正确地揍熊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打过孩子吗?不算平时小小惩罚打手心,我们家其实打过两次嘟嘟,那是真正的打,打屁股,下狠手。

揍孩子,有时只是家长愤怒的宣泄

嘟嘟第一次被揍,是3周岁4个月的时候,那么小那么嫩的娃娃,满屁股都是乌青,青青黑黑的,手指印纵横交错,她睡觉都不敢仰躺,一个星期才完全退下去。

事后我真的非常后悔,怎么就不阻止呢!嘟爸也十分心疼,怎么就下了这么重的手呢!可是,当时,当孩子大半夜不睡觉各种无理取闹各种哭闹时,当好好劝说和批评责骂都无果时,当引来长辈的抱怨和我们自己的困倦烦躁时,似乎真的唯有狠狠打一顿方泄心头之恨。甚至,当狠狠心下手之后,孩子的哭闹声确实小了许多时,还“欣慰”地感叹果然打了老实了。

和我们后悔截然相反的,是亲朋好友们的喜闻乐见。亲戚们都不约而同赞叹我们开了窍,终于舍得做规矩了,同事们也纷纷列举揍孩子的种种好处,归纳起来,除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以及诸多虎妈狼爸鹰爹的理论之外,最吸引大家揍孩子的理由,就是揍孩子那心头邪火“气不打一处来”的动作外显,和那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立马老实了,以后也能被威慑了。

其实,这种揍的后遗症也很明显。嘟嘟之后,对于“爸爸打你”的恐惧非常深,在那之后的好几天,只要大人这么一“恐吓”,她就会一边哭一边听话。 多么让人心疼,这根本不是明白道理、遵守规则的表现,只是被暴力威慑、被恐惧战胜的孩子。这种揍,真的就只是父母的愤怒情绪的宣泄和转嫁,孩子作为弱者,唯有承受,会对孩子的心灵上也留下伤痕。



揍孩子,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

支持揍孩子的亲朋好友们认为,打这个行为,就是要让孩子害怕,才能让给他引以为戒。私以为,打孩子,不是要孩子屈服于暴力之下,而是让孩子知道,做错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嘟嘟第二次被打屁股,是因为违反了我和她的约定:不好好睡午觉,等我下班要被打5下屁股;第二次再不睡,10下。那天到家我就告诉她:“你今天要被惩罚了,妈妈跟你说过的,5下。现在你先吃饭吧,吃完妈妈打你。”因为当时我情绪平和,用陈述事实的口吻跟她说,所以她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恐惧,表示了欣然接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饭后等她准备完毕,我就把她按在沙发上,脱了裤子打屁股,既然打了就下狠手打,第二下的时候她就哭了,叫嚷着好疼啊开始哭,我挡住了她来捂屁股的手,但是柔声对她说:“妈妈知道你疼的,但是没办法,这是我们说好的规则。五下打完她已经哭得一塌糊涂了,这时我抱起她,亲她,给她擦眼泪,共情她:“妈妈知道你疼的,但是做了坏事就要被惩罚啊,这是规矩,妈妈也不想打你,不过没办法啊。如果你想哭的话就哭一会吧,妈妈抱着你。妈妈一直喜欢你的。“

这次,她没像上次那样抽抽搭搭了很久,她只哭了几声就好了。还对我说:“妈妈我知道了,我明天会睡的,不然你打我10下好了。”说完就又笑嘻嘻地去玩了。第二天午睡的时候就乖乖睡觉了。



当父母经常需要面对家里的宝宝间歇性化身为熊孩子的窘境,怒从心头起之时,打,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恐怖,大部分来自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害怕大人的态度,怕自己不被喜欢;第二个是打本身的疼。其实更多时候,孩子哭是因为大人的情绪,大人表现出来的愤怒和暴躁,会让孩子理解为父母的情绪是针对她整个人而不是这次事件,从而加深孩子内心对自己不再被喜爱的恐慌。

其实,打不打都可以,关键在于要让孩子知道后果。不打,自然需要别的惩罚方式(比如惩罚孩子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还有种惩罚称为“自然惩罚”,即让事情后续自然发展的不好后果给孩子惩罚,而不是大人施加的);打,就要有标准。

首先,千万不要在有情绪的时候打孩子。因为人在愤怒等负面情绪之下,容易控制不好力道而伤到孩子。大人也容易在情绪平静之后内疚、后悔、心疼,撇开对孩子的心灵伤害不谈,更差的情况是,当孩子感知到大人的内疚和后悔等情绪之后,会认为家长的打的惩罚是错误的,那么这次惩罚就算彻底失败。

其次,要让孩子明白,无论她做了什么,爸爸妈妈都喜欢你。孩子即使错了,父母也不会因此减少对她的爱。这样,孩子没有对失去爱的恐惧,才会将注意力放在她所做错的事情上,才有可能去思考自己错在哪,为什么错。

最后,打孩子几下,怎样打,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则。要让孩子明白,她被打,是因为规则而被打,而不是父母身为父母可以行使的为所欲为的权利。当前一天父母心情好看见孩子搞怪、乱扔纸屑还一起哄笑,后一天因为心情差见不得家里卫生被破坏而斥责甚至打孩子时,孩子内心会混乱,也会对父母的做法提出质疑,甚至失去信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我们告诉嘟嘟要遵守某些规则的同时,会告诉她,有些规则是大家要共同遵守的,爸妈如果做错了,也要被惩罚,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互相惩罚。让我感到很暖心的是,嘟嘟有时候有惩罚我的机会时,她会抓过我的手,轻轻打,同时告诉我:“妈妈我惩罚你哦,不过我打的轻轻的。她自己明白她再惩罚大人时是爱父母的,所以父母在惩罚她时当然也是爱她的,只是,必须遵守规则,而且,规则之下,人人平等。

总之,打孩子只是惩罚的一种手段,但绝不能让她没有安全感,更不能让她没有规则感。 如果要打熊孩子,请这样打。

作者简介:嘟嘟妈,笔名孙筱牵。(请加在原简介之前)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3f26e0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