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艺术的现状和传承发展

2023-04-21 19:2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戏曲艺术的现状和传承发展》,欢迎阅读!
戏曲,传承,现状,艺术,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戏曲艺术的现状和传承发展

作者:沈健

来源:《魅力中国》2015年第49

戏曲艺术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其艺术的传承主要靠艺人的口传心授。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原》中对戏曲的内涵做了这样的界定: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强调了戏曲在音乐性、舞蹈性、戏剧性上的统一。许多知名艺人,既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戏曲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源泉,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承前启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流派,为戏曲的传承、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石。 一、中国戏曲艺术目前现状

中国戏曲凝聚着几千年来的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同时也倾注了多少代艺术家及从业人员的热情与辛劳。就目前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产品也日益丰富,虽然大多数戏曲种类仍然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却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人气。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文化市场出现了多元化

公共空间的压缩导致受众集体人格的变化,过去人们爱在街头巷尾、戏园子里一大群人聚着看戏,不过现在人们好像更喜欢在家看电视。当前物质、精神生活的丰富导致受众审美趣味与习惯变化。过去人们的娱乐方式少,没事的时候就爱听歌戏,在艺术形式选择多元化的今天,企图修改某种形式来涵盖一切观众面的设想肯定是不现实的。 (二)戏剧的内容陈旧不够新颖

中国戏曲虽然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几千年来拥有无数热爱它并愿意为之付出一生辛劳戏迷与艺术家们。但是中国戏曲在发展历程当中也存在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内容与程式都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何种层次的表现,不论是艺术家的展示还是戏迷票友的娱乐,其唱念做打、台词表情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套用。如果随意更改不仅无法取得大家的认同,反而会被认为是一种对文化传统的不敬。因此不论哪种地方戏曲,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各样故事,随着这些故事都反映着市民生活乃至历史演变和经典故事、经典人物。但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延续过去的老套内容和故事情节,就很难抓住当下市民大众的目光,虽然对于资深的艺术家以及戏迷朋友来说,愿意看老戏,而且每次都有新感受。但是对于想要扩大社会影响力、想要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戏曲行业来说,这种不愿意积极改变、推陈出新、顾虑多多的问题,却极大的制约了其后续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戏剧人才的良莠不齐

戏曲本身虽然具有强大的魅力与生命力,但是如果缺少了不断的继承与提升也将无法立足于现代社会之中。院团艺术建设人才是决定着单位长足发展的关键,经典剧目、优秀剧目和优良的传统,是戏曲传承发展传、带、帮的法宝。传承人绝大部分是演员。这也反映了我国戏曲从艺队伍的实际,一个剧目要搬上戏曲舞台并将其传承下去,需要一个演出表演团体,需要各方面的创作人才;一个剧种的传承更离不开集体的传承。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戏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戏曲艺术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今天的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中国戏曲的衰落好似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缩影。

只有很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创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戏剧艺术是这一灿烂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笔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也是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没有继承,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继承的目的和动力,是对物质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继承的一个环节。继承与发展不仅密不可分,而且相互渗透与转化,体现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而继承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实践所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中国戏曲高度的技艺性以及传统的口传身授的传承方法,要求其承袭过程不可中断,一旦中断,这笔遗产就会失去而无法挽回。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曾经呼吁在戏曲发展战略中应体现先继承、后改造的方针,以抢救为主,先把传统剧目保存下来。

这是一个看似物竞天择、生死存亡的瞬间,而实际上却是历史正对我们整个民族本身发出的警报。这种现状也引起了国内外文化界的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各界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号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被聯合国列入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除通过文华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促进戏曲创作外,还逐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1082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有126项,保护的剧种有210个。

那么,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之外,作为戏曲院团想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出新产品,出新戏,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观众的需求。对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豫剧《花木兰》《朝阳沟》《风雪配》《花木兰》等,有人这样说:一部好剧目能救活一个团体,更能让一个好演员名气大增。实例证明:一提起来豫剧《花木兰》就知道是常香玉大师;一说《朝阳沟》就知道是魏云;一看《程婴救孤》就知道是李树建。由此看来,根据文化事业日益扩展,戏曲艺术建设正是用人之际,没有杰出的人才,就没有艺术精品。只有好戏、新戏才能吸引观众,才能出艺术人才,院团才能有新出路,推新人时代应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完善选拔、激励等机制建设,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先进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良好氛围。就是用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繁荣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科学管理创新机制,加快艺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传统戏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那么如何保护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呢?首先要赋予传承人个人荣誉,使他们能够受到社会和世人的尊重,增强传承人对所做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传承人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同时又赋予他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作为各级文艺专业表演团体的领头羊,更应该懂得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于艺术历史、现状和将来应该有清楚的认识,既要有识别人才的慧眼,还要有爱惜人才的善心还应有培养人才的苦心耐心。把一部分扎实基础和较高素质的青年演职人员往上推,这样院团更有希望。这样,才能把剧团建设好。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各单位的人才优势,加强专业团队的业务技术交流。戏曲艺术必须求生存、求改革、求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院团有了好剧目,有了高素质的演员梯队,就有了发展的前景和活力。应该坚持每年一次或多次请院校专家、专业教授等对单位艺术人才进行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艺术创作和建设发展方面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从单位选派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艺术人才,到国家级的专业院校或高层次的院校进行深造,增强艺术团体的发展后劲,得以长足发展。

总之,中国戏曲的发展在当前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虽然能够以革新与突破获得新生,但是一旦掌握不好方法与尺度,也很有可能沦为改革的失败品而逐渐被历史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意识,把握好当前戏曲革新的出路,明确戏曲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寻找改革方法,帮助中国戏曲在未来发展历程中走得更稳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35fa13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