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2022-07-30 11: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欢迎阅读!
声母,魏晋,南北朝,方言,研究

魏晋南北朝方言声母研究

魏晉南北朝反切興盛,佛經翻譯流行,原有的注音方法也得到了傅承。韻書、字书和音羲書等多種文献中存有大量音注,其中反切、直音、聲訓及一些存有音注的古今字和異字等是方音聲母的研究基礎。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魏晋南北朝的方音聲母,首先從方言地理學的角度出發,採用最大公約數的方法,将這一時期存有音注的110位作者劃分到九大方言區;其次通过音注系统比较法和音注逐個比较法,《切韻》系统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各方言的作者音注。文中運用统計法整理出魏晋南北朝音注4064;通过系聯法和音注比较法歸納了魏晉南北朝的切上字和聲母系统。

魏晋南北朝方音聲母33,特点如下:1唇音:轻唇音遗未分化,但出现了分雕趨势;唇音只有四類,為重唇音幫、滂、並、明。2、舌音:舌上音知、徹、澄在三等韻中基本分用,而在二等韻里仍讀舌頭音,娘母分化最晚;舌音只有端、透、定、泥四類。

3日母和來母基本是本母自切,各自成類;日母与泥()混用较多,可能仍屬舌音,但出現了向零聲母和齿音轉娈的趋势,如關西、中州、齊方言區。4、牙音獨立性強,切上字分為雨類,分别与一二四等和三等相切,不混用;喉音各母基本自切,獨立成類。

喉牙音互轉较多。5、齿音包含三類,界線分明:精组、莊組、章组;南方方言區從邪相混,三國时北方方言區也有混用例,但邪母已經存在,是獨立的聲母。

莊组在各方言區的分化速度不同,總體上已從精组中分離出来,包含、初、崇、生四母。章組主要来源於端(),這一時期已经分立;南方方言區船母自切例少,仍与禅母相混,還未獨立;而北方方言區船、襌分用,包含章、昌、禪、書、船五


個聲母;禅母是塞擦音,船母是擦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63be9e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