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成语

2022-03-27 12:1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成语》,欢迎阅读!
论语,成语,十二



第一章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二章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第三章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60岁的代称。《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论语·为政》(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第四章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2·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六章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






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论语·雍也》(6·11)“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第八章



【饮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曲肱而枕】——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论语·述而》(7·1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论语·述而》(7·1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九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论语·述而》(7·2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十章

【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论语·子罕》(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第十一章

【匹夫不可夺志】: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第十二章

博学笃志:广泛学习而且意志坚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81b01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