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阅读答案

2023-03-16 13:0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彭年,上口,答案,阅读,崔岐归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阅读答案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苏轼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 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 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注]①李彭年,即下面的“李夫子”,“斯人有才而病废”(苏轼《与监承事书》),时为闲员凤翔上清太平宫监宫,苏轼时任凤翔府任签判(从八品)。②霜乾,即“霜干”,指傲霜挺立的树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句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样,都借“落木”这一意象疏朗的特征,表现出意境的空阔。

B.首联以“爱”“兴发”等词语直接写作者对送别之地景色的喜爱,从侧面写出当地的山川之美。

C.第四句承标题“送崔岐归”之意,写自己勉强抑制离别时的愁绪来陪归客赏景,因而流连忘返。

D.本诗虽然属于送别诗,对于送别对象却着笔不多,而是用较多的笔墨写了送别之景及娱游之乐。

16.前人评论苏轼:“豪迈而多情。”请结合本诗的最后两联加以分析。(6)

阅读答案

15.C(“强”应是竭力之意,“留连”的对象是客)

16.1)颈联写诗人貂裘犯雪,骑骏马、随飞鹰追逐猎物的事,境界阔大雄浑,表现了其“豪迈”的胸襟;(2)尾联在送别崔岐之际却挂心友人李彭年,劝勉友人其雄心壮志勿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同时这也是作者积极的人生追求,表现出“多情”的一面。(6分。每条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913934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