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的起源

2022-10-15 11:4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的起源》,欢迎阅读!
端午节,抄报,起源

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

农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其中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所以《夏小正》上说:(五月)蓄兰,菽糜(蓄:积、聚。菽:採集。糜:蓄糜)《大戴礼》上说:蓄兰,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採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礼记.月令》: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据应劭(公元178)的《风俗通�6�1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史记�6�1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因为田婴相信: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中,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他首先引了吴均(467-520)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係。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传,吴越是断髮文身之国。至于断髮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汉书�6�1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


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af92cfcd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