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改革

2023-01-12 07:4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改革》,欢迎阅读!
权责,预算,发生,改革,会计

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改革

作者:李灵娟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第5



李灵娟

摘要: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商业单位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文章简要分析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改革,希望对加快推进预算会计改革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

一、权责发生制概述

通常情况下人们理解的权责发生制指的是管理者以权责发生为基础的会计核算,其目的是确定本期收入和所附费用,所以说凡是属于本期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目前是否已经收付,都必须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相关处理。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该款项本期已经收到或者付出,都不会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进行会计处理。

二、权责发生制下预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会计信息的透明化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采购制度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权责发生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可以帮助单位更好地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分摊费用。而且,在权责发生制下政府对资金的使用、筹集、债务偿还、履行政府义务、公共设施建设等反面都可以在预算会计中得以顺利解决。政府的财务状况能够被清晰地反应出来,同时规避一些不良问题,避免隐形负债带来的影响,使政府会计信息更加透明。

2.准确反映资产情况

采用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可以让会计核算减少固定资产虚增、少列经费预算的问题发生。这样有利于强化政府财政对资产的管理监督,让固定资产的数量、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同时,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解决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问题,这样即避免发生固定资产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又可以减少固定资产虚增、少列的问题出现。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合理地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真实有效的投资信息,不仅利于对资产的管理,更加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

三、权责发生制对我国政府会计预算的影响

1.税收监管的必然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但是政府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收付实现制。所以企业申报纳税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没有缴纳税金并未及时记录在政府会计核算系统中。政府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详细记录企业应征和未征税款的见面、核销、缓征等细节,保证企业财务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始终保持协调统一,进而有效避免我国税收流失。

2.有利于政府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和现金预算只能反映某一阶段的政府财政资源,根本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社会公共资源的实际存量。这导致政府内部、外部信息的使用者均难以了解政府公共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而对两者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政府内部信息使用管理人员无法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另一方面,外部信息的使用者难以达到相应监督标准。只有在原有会计基础上引入权责发生制来约束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进而真正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3.防范政府会计风险

对于我国政府长期债务,仅仅通过现有的会计信息根本不能做出全面反映。同时,在现行收付制度管理模式下,会计工作人员仅对现金的实际支付部分进行归档记录,并没有对其他支付方式或者余下的债务进行记录和反映。这些问题导致我国政府财政数据信息存在严重的失真和不完整,进而可能给政府财政管理带来巨大风险,严重危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所以,针对传统会计这一弊端,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实施预算会计改革,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真实、客观反映我国政府的实际负债情况,全面提高我国政府的金融风险预警能力,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和预防财政风险。

四、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改革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为改革工作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要想保证政府会计工作改革与预算管理政策运行,必须在法律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为其创造一个相应健全的法律环境,保证政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善将严重制约政府会计工作和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需求,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会计制度。

2.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

针对我国当前政府会计工作与预算之间的问题,需要对会计工作和预算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可以根据不同地区政府会计工作和预算工作的发展情况进行试点改革,同时推行绩效预算。首先,可以通过基本预算的定员、定额标准制定,充分利用政府内部各个部门的基本财务汇报报表,了解政府资产的具体使用情况,在当前我国会计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下为资产确认创造条件。其次,通过对政府各个部门的预算编制、会计工作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在一些政府部门内部试推行绩效预算,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控制相关部门的会计工作和预算工作,强化政府部门责任。

3.转变会计核算基础,充分运用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管理工作如果实施权责发生制,则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应当前政府会计收支的具体情况,更加有利于政府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换言之,就是在政府进行负债评估、资产占有和收支比较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权责发生制。由此可以提高政府的财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的权责意识,有效降低政府财务风险,最终保证政府职能可以顺利实施。政府财务工作要实现权责发生制,必须充分掌握我国现阶段政府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权责发生制的转变,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改革。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蓬勃发展,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国预算会计领域只有不断改革,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在财务领域中站稳脚跟,获得发展。在预算会计领域中,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度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权责发生制下的预算会计应用将逐渐增加。相信不久的将来,权责发生制将应用到更多社会领域,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蕾.现行预算会计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1(22).

[2]叶渊斌.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改革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8).

[3]赵蕾,王曙光.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思考[J].财会通讯,2011(25).

(作者单位: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4d838dfba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