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成语故事

2022-03-29 19:4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成语故事,关于

关于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成语故事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用法】

这则成语用来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轻于鸿毛”也作“轻若鸿毛”。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汉朝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成语故事】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父亲病危时告诉他,自己有一个想写一部史书的愿望,希望儿子司马迁替自己完成。司马迁继任父职太史令之后,便开始了《史记》的著述工作。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惹怒了皇帝,被关进了监狱。司马迁父子为官清廉,没有足够的钱来赎罪,结果受了腐刑。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受刑后的司马迁十分痛苦,甚至想自杀。但《史记》还没有完成,所以他强忍痛苦,坚强地活了下去。出狱后,司马迁担任中书令,在愤怒与悲凉的心情下继续著史,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一书。司马迁给远方的好朋友任安写信,在信中谈到自己对死的看法,他说,人都有一死,迟早都会有那么一天。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雁的羽毛还轻。这些都是根据他们对社会不同的贡献来决定的。 史家绝唱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当时汉武帝时三千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体裁,成为后世官修正史的范例。《史记》是一部文学巨著,它以丰富的语言,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人物和事件,在中国史学和文学发展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0b86a2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