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冲突

2023-03-25 20:2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欢迎阅读!
文化差异,冲突

文化差异与冲突

——中日文化精神与国民性的社会学比较》读书有感 之前我对于日本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日本祖先源于中国,它是一个小国、岛国,日本人的文字、肤色、发色、长相和中国人差不多,就是个头矮小点而已。也或许正处于南京这座曾经被日本侵略遭屠杀的城市,我对于日本总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不曾对于日本的国民性、日本精神、日本文化有过多深入的了解。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领略到了中日两个民族在文化﹑精神﹑国民性等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民族作为拥有共同文化特征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任何民族都有一种特定的以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意识为基础的民族自我意识,亦称民族精神。国民性是特指一个国家国民的共同性格。中日文化精神与国民性的社会学比较,研究的内容将历史传统、生活及社会交际中、民俗情趣、交往方式、种族的性格特性等等都包括在内。赵教授认为,中日两国之间有重要的两条交流桥梁,一是经贸交流,一是文化交流。而文化上的差异太大,从而导致了中日之间的许多问题矛盾。所以,对于中日文化精神与国民性的社会学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中日两国能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和谐共处、完善和发展良好的民族文化的基石。

赵子祥、王铁军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中日文化精神与国民性社会学比较》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从中国文化差异与冲突的国际间比较来看,研究的特点与趋势、落脚点必定是探索民族文化与国民性格的比较,即中国精神与日本精神的比较。所以,整本书从以中释日、中日


互释的文化比较这两篇为骨架。在“以中释日的文化比较”章篇中,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国民性、思维方式、国民心理特征、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基本精神这几个方面的差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然后从日本的思维方式、日本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看日本文化、日本传统文化特点、文化实在性及中日关系进行中日互释的文化比较,旨在让人们从中透视出中日文化的差异,以便取长补短,完善和发展良好的民族文化。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通之处。例如日本和中国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重视伦理道德,长幼尊卑的社会等级,但是,日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更加强调等级。日本人对自己的行为都非常谨慎,以免卷入恩情当中。而在中国,中国人不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而时时刻刻记在心里。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来看,中日都有“忠”的概念。日本人将国家的生死存亡,看作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无论在国家中扮演何种角色,他们都会安分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努力做好他们的身份所要求的。而中国人把自己当作国家的主人,固然很好也的确实现了人民解放,但是,这却使人们淡忘了自己对于国家的责任,在中国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似乎并没有日本那样紧密。

超越政治的障碍,寻求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将会成为今后中日两国间文化发展的主题。我们要尊重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民族性,其中自然包括民族的文化心理。我认为研究日本民族的特点,应当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当然我们还要通过国际交往吸收和借鉴别国学者一切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2cf07032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