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论宗教与科学

2022-12-23 17:2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自然辩证法 论宗教与科学》,欢迎阅读!
自然辩证法,宗教,科学

论宗教与科学

摘要: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信念体系,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融合力,在某种情况下还会出现激烈的冲突。从人类的整个发展史来看,科学和宗教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因此,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表面上看,科学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宗教强调的是对某种根本不存在的意识产物的崇拜,以幻想的形式来反应客观的世界;而科学强调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掌握,强调的是真理,他们之间是不存在任何沟通的必要。但从科学发展史上看,宗教究竟是一种阻碍还是一种促进,对此做出准确的回答却是相当的困难,因为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都经不起严格的考证。总的来说,科学与宗教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既相互排斥,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互相包容,呈现错综复杂的关系。 关键词:宗教;科学;关系 一. 宗教与科学的概念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它几乎相伴着人类已有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全过程,是人类自我发展进步的重要参考。一谈到宗教,人们往往会想起宇庙、宫观的香火、金碧辉煌的大教堂、顶着一轮弯月的清真寺,以及善男信女虔诚的容颜等这些最直观的宗教现象。其实这些现象仅展示了宗教的外表,要完整地理解宗教还必须做进一步的探求。宗教的目的也是要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为人类谋取幸福。人类创造了宗教,决不是要危害自己。宗教首先最主要的要求,是实行,是做。就实行和做这一内容来说,它相当于认识之后的人类实践活动诸阶段。但是为了做,特别为了让信徒自觉地、心悦诚服地去做,宗教就必须对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作出说明,说明,就必须有所认识。因此,宗教也必须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宗教不是迷信,“迷信是偏执狂或将自己的需求与愿望凌驾于众人之上的野心家鼓噪的运动”。宗教与迷信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宗教相信无限、无形、彼岸的神和境界,而迷信则相信有限、有形、现世的神和境界。

科学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发展着的认识。科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发展着的认识和活动,通过这种认识和活动来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止于认识,而是还要用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的认识为自己谋取福利,因此科学也必须变成技术、工程,人类才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科学的根本性质是批判性和创造性,前者科学发展的方式,后者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科学,我们无法正确认识这个世界。同样,也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得到发展。 二.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经久不衰的课题,并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相互关联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科学与宗教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科学与宗教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对各自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19409月爱因斯坦在美国“科学哲学和宗教同民主生活方式的关系讨论会”上所作的题为《科学和宗教》的发言中指出:“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二是“冲突说。”持这种观点的人普遍认为科学与宗教是绝对对立的,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宗教摧残、压制科学,就是科学贬低推翻宗教观点。三是“分离说”、“互不干涉说”、“并行不悖说”等。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分离的,各自代表了不同领域的知识,满足人类不同的社会需要,具有不同的社会职能,二者互不干涉。

科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体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有两种方式:一是自然主义的;一是

宗教的。无神论,人道主义,科学主义属于自然主义的方式;世界各大宗教属于宗教的进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为生存而积累的生存和生产的经验便成为早期的科学。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与大自然的强大的威力,许多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认识其本质,由此产生了对自然界的恐惧与崇拜。面对自己无法解释的种种诡异的自然现象,人类只好把此归结与神秘力量的存在,并通过对神灵的恭顺来求得神灵的庇护。正如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原始人把可以用经验科学和观察或传说加以处理的简单现象和他们所无法理解或控制的神秘不可估计的变化,明确区别开来。前者引向科学,后者导致巫术、神话和祭祀。因此科学,作为“人类的理论思维起源于对幻化的神话思维的超越”人类在理性把握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因此,“巫术、占星术和宗教显然必须同科学的起源一并加以研究”

20世纪以来,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导致了人们产生了更多新的观点。现代一些西方神学家、宗教人士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存在对立的冲突关系,而且还非常和谐。为了适应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形势,西方基督教神学一改过去对待科学的立场和态度,力主协调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绝对不可能存在任何真正的对立,因为二者之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补充。

三. 知识经济时代下科学与宗教

在这个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他促使人去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人自身和周围世界,以为人的活动提供理性的科学依据,但是科学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使世界完美无缺,它也不能完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系统,宗教强调的对神灵的敬畏感、对理想的虔诚感以及对伦理道德的捍卫正是能够约束狂热追求科学发展的人的精神力量,它让人们的行为自觉地服务于人生的最终价值目的,并且还能将人们对科学的追求控制在道德和伦理的范围内。

根据当前我国的现状,我认为应该鼓励宗教信仰自由,因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全真的,更不是完美的,不可能占据人类全部的信仰高地。很多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有宗教信仰。其中以基督教最多,外佛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也有不少。科学的触角尚未、而且也不可能触及到人类活动、情感和思维的所有领域。况且科学的信仰的门槛太高,讲究“动之以理”,必须建立在严密和高度发达的理性基础上,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也不是任何人稍加努力就可以建立的,更不可能是官方宣传能够强行灌输实现信仰的统一的,而宗教信仰讲究“晓之以情”,宣称上帝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慈爱的,不需要冷冰冰的理性和乏味的逻辑。如果消灭了宗教信仰,留下的真空如果不被科学占领,那将被迷信所占领,而后者显然具有更大的号召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不是水火不容、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没有宗教,科学不能发展至此;没有科学,宗教则会走向迷信。因此,在分析二者关系时,必须站在科学客观的立场上,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上来研究和考察,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认识。”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们像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科学和宗教并不必然是排斥和对立的,相辅相成才是二者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将二者关系理解为和谐共处,对于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2ec10b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