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04-25 08: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二首,杜甫,其一,八月,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此诗为杜甫避乱蜀中时所作。传说月宫中,有个叫吴刚的仙人被罚砍桂花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首句点题,将八月十五夜的满月比作“明镜”;“飞”写出了月亮升起的动态感。

B.次句是诗人的想象:月宫中吴刚也思归情切,无心砍树,以致折断砍树的大刀。

C.颈联描写中秋夜色,运用侧面衬托手法,虽无曰字写月而处处可见月光的皎洁。

D.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足见月色明亮。

15.诗歌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参考答案:

14.D (“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不正确,诗中的“白兔”指的是月宫中的玉兔。诗人说,此时仰望月中玉兔,简直能


数得清它的毫毛。以此形容月色明亮。)

15.含意:我身如飞蓬,辗转飘零在遥远的异地;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高远。(3)表达了诗人饱受战乱、漂泊无依的悲伤,以及远离朝廷、怀才不遇的苦闷。(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3f050c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