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2023-01-05 14:2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因素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欢迎阅读!
婚姻家庭,因素,影响,社会

社会因素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从清末及民国初期看社会因素对女性在家庭中地位变化的影响 1. 教会传播及留洋活动的影响

较早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是明清之际的部分沿海地区,而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的传播是通过传教士的在中国开展宗教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及思想的输入。如传教士利

玛窦,将基督教教义传入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讲西方的婚俗引入中国,以下是对教堂婚礼的描写,牧师先对新郎云“尔愿娶某女为妻,遵照天主圣明,与其度日,无论其有无病症,你多敬爱安慰,尊重保护,与伊终身相守乎?”西方婚礼以当事人双方的自愿嫁娶为成婚的首要条件,后来成为了中国婚制改革的参照系。由此知女性在婚姻的被动地位有了提高,要求丈夫终身相守,将两人放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 2 太平天国旋风

太平天国在婚姻与家庭上有了许多的改革尝试,比如“分田照人口,不分男妇”改变了妇女无权继承财产的状况,使妇女得到了平等的经济权利。并且在考试制度上还有了女科,女子一样参加科举考试,吸收女子中的英才参照国家管理。这相对于禁止纳妾和卖淫的其他通过约束男方的规定而言更是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或者可以说是从本质上的提高。

自古以来,“禁女子不得识文字”“女子勿使之学书、勿使之观史”的声音不绝入耳。不让女人读书,然后说她们是头发长见识短,因为没有知识作为支撑,就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自然也就对自己的丈夫惟命是从,这样就没有了发言权,一个在家庭里没有发言权的人当然没有地位可言。这就相当于以前皇族施行的“愚民”政策,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管制与诱导,促使自己地位的提升。而太平天国的这一政策却为部分女性进行斗争与反抗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戊戌变法

现代人都普遍认为有爱情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可是在中国的古代中国的家庭呈现的是一种大家庭制度。对于一个大家庭而言,幸福就不是两个人的了,而是“多子多孙”才是福。大家都期望一种儿孙围绕,人丁兴旺的幸福,然而因为这样,夫妻两人的感情就不被认为是重要的了。作为一个女性嫁入夫家只有为夫家带来了某种东西才会受到丈夫的疼爱以及公婆的疼爱,而这种东西就是孩子。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子甚至可以因为妻子无所出而休掉妻子,这就使女性实际上沦为了生孩子的工具。在这种大家庭制度下,夫妻不平等,而戊戌变法中提出“婚姻要两厢情愿”的主张。这就使婚姻有了爱情作为基础,当两个人经过相互了解与认知后产生出来的情感才会是两人在婚后相敬如宾的保证,才能达到一种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婚姻状态。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夫妻关系中,女性的地位才会得到提高。 4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出于批判君权的要求,也对父权制的家庭进行了批判。这一时期,“家庭革命”的主张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主的政体,这种政体要求国民有平等自由的观念。邹容说“有生之初,无人不自由,即无人不平等”但是中国人浑身是奴性,“既无自治力,亦无独立之心”“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他认为是家庭使然,他说,在家庭中妻以谏夫,因此出去奴性必须从家庭入手,。而倡导家庭革命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妇女地位的低下。在这场革命中,有不少有胆识的女子站起来支持革命,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在辛亥革命时期也正式有了女国民军。在这场名族运动中,一些知识女性开始觉醒,开始反思,反思自己的民族命运,强烈的民族感给了她们莫大的勇气。她们不再是坐在家里等待丈夫从军归来,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促进更多人的觉醒,亲自带上被认为是男人专利的抢走上了战场。虽然这是


一场社会的变革,但十足是大大促进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同时更是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地位。当然在同一时期,还有很多因为缺乏知识而被“三从四德”的传统而压迫的妇女,但是这是女性地位整体上的一个飞跃。 5 五四运动

对于五四运动的共同认知是一场思想上的解放运动,茅盾说,“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即个人主义。”也有人指出,五四的精神在于“妇女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从前的妇女是最没有个性的,丈夫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宗旨,因此妇女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才能体现个体的独立精神。而此前,个人的概念是极其淡薄的。而在五四时期,人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于他人之外的个体,不仅仅是在家庭之外,在家庭里亦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受任何人乃至家庭成员的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为自己活着,而不仅仅是家庭。有了这种思想后,女性独立的思想更加强烈。她们要求自由,要求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受控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斗争中,女性被家庭束缚没丈夫管制的程度更小。

其次,更为深入的是开始触及家庭伦理和结构方面。女子守贞是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古以来,对节妇烈女都是大肆宣扬,旧时儿童的启蒙读物中,也有很多是宣扬烈女的,从而贞操的观念也就成为了他们思想意思的一部分。而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贞操论》颠覆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女子守贞是人生的一大破绽。在男性一方,没有这种贞操观念,比如老爷可以随意纳妾,男子可以嫖妓,可是却不让女性偷人,因此贞操具有虚伪性,只是束缚女性的工具,抑制女性心底的感情与欲望,这是不公平,是不人道的。正是因为这些文章承载的思想使女性受到了冲击,将自己与自己的丈夫放在同一的地位上,而不是对丈夫的不忠行为一味忍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554109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