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放学路上的幸福时光

2023-04-23 22:3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找放学路上的幸福时光》,欢迎阅读!
放学,路上,时光,寻找,幸福

寻找放学路上的幸福时光

作者:徐红飞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19年第3



一放学,学校门口就人山人海。那么宽的龙蟠中路,被来接孩子的家长堵得只容得下一辆车通过。汽车是排成一条长龙,自行车、电瓶车则包围了校门,家长和孩子的喊叫声、汽车的喇叭声混杂在一起,怎一个“乱”字了得?

校门只能开成一条小缝,孩子们排着队从门缝里鱼贯而出,然后堵在门口四处张望,等着家长过来接过书包,递上零食,然后或钻进小车扬长而去,或爬上自行车、电瓶车左冲右突,挤出包围。只有少数孩子自己背着书包朝家的方向走去。

每次见这样的情景,我都直摇头,难怪出租车司机每到放学都怕从学校门口过,难怪有人说中小学放学时,门口的交通拥挤是“社会公害”。

多么怀念自己小时候放学路上的时光啊。三五成群,或是钻进路边地里摘根黄瓜,或是几个人凑出几毛钱到路边的小贩那买几个麦芽糖,或是围到一起玩石子、打弹子……

我同情现在的孩子,同情现在的家长,他们有太多的“不得不”如此的理由。但我又为这些孩子遗憾,他们缺少了多么精彩的一段童年时光啊。

我想为孩子们找回一段应该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首先要做的是调查孩子们有多少放学后是家长来接的,有多少是自己步行回家。全班38,32人由家长接,6个人是自己回家的。

于是我请这六位学生来到办公室,交给他们一项特殊的任务: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就叫《放学路上》。我暗示他们可以写在路上怎么玩,看到些什么有趣的东西,怎么到小店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得好,有大大的奖励。几个孩子兴冲冲领着任务走了。果然没过几天,交上来几篇生动有趣的作文。我找了一个特别的时间,在班上朗读。孩子们听得入了神,露出羡慕的眼神。

我一看时机,问道:“你们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自己回家?”

“想——”

“想是想,可是我们家长不会同意啊。”

“只要想,没有办不成的事。我有三大法宝,可以让你们自由回家。”

孩子们一听来了兴趣:“哪三大法宝?”

“一大法宝,摆事实,讲道理。”

孩子们一听,泄了气:“我们早就试过,没用。”

我一看和我预计的差不多,便慢条斯理地拿出一叠文章:“这次摆事实讲道理,不用你们去说,你们只要拿着我的红头文件给家长读,让他们签字就可以了。”说着,我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篇文章发给孩子们,文章题目是《放学路上的“失物招领”》。“这个不行我还有第二个法宝。”


“第二个法宝是开会。你们家长最怕什么,开家长会,对不对?”

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不是家长怕,我们也怕。”

“那就对了,不过这次家长会我只研究一个问题——家长来接好,还是孩子自己回家好。”

孩子们一听高兴极了,想听我继续说第三个法宝,我故意卖关子:“第三个法宝不能让你们知道。”

孩子放学自己回家行动继续着——

家长们看了我发的“红头文件”,全部都回了信,其中反对孩子自己回家的理由大多相同:是不安全,怕孩子在路上有危险。二是怕在路上耽误时间。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可以让孩子自己回,但最好能和附近的孩子组成一个小组。

于是我召开家长会,把班上彼此住得不远的孩子家长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留下电话,约定可以先由他们轮流“监视”孩子回家,然后再放手。我又把这些孩子组成几个组,每个组选定一到两个组长。

孩子放学自己回家就这样开始了。我跟孩子们约定:“把你们自己回家的故事一定要讲给我听。”孩子们说:“好。”这一天,我把孩子们送出校门口,然后站在那里注视他们远去。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说说笑笑地走远了,有几个住得实在远的孩子羡慕地看着背着书包走远的同学,很不情愿地钻进父母的汽车……

一天,两天,好几天过去了,我收到家长发来的信息,有的告诉我,经过“监视”,发现孩子自己回家没问题,现在已经没人“监管”了。有的告诉我,现在是爷爷奶奶不放心,非要来接。

我陆陆续续收到孩子们交来的随笔。孩子们写出的作文生动有趣:《徐老师的“三大法宝”》《有人监视!》《飞出牢笼》《终于可以自己回家了》《让我喜欢让他忧》《归家记》《原来如此》……

我不时把一些有趣的文章拿出来读给孩子们听,他们听了乐得前仰后合。看着孩子们快乐的笑脸,我心里甜丝丝的。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家长也许也和他们一样也在偷着乐呢。我把孩子们写的作文复印下来,用一个信封装好,让他们带了回去,信封上写着“学校通知,家长亲启,生不得偷看”。

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己独立回家了。我趁热打铁,对孩子们说:“现在我们班这么多同学自己回家了,但是你们发现没有,路上的伙伴多吗?”孩子们说:“不多,就我们几个人。”“要是有更多的同学跟你们一起回家是不是更好?你们可以怎么办呢?”

孩子们讨论开了,得出一致的结论——要向全校家长发出倡议,尤其是向彼此住得不远的家长发出倡议。我说:“好,那我们行动起来,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能号召更多的家长让孩子自己回家。”

不能小看了孩子们,他们的小脑袋里有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有的设计了问卷上门“说教”,有的在小区门口张贴大大的倡议书,有的干脆找上门去,“逼着”家长签字……

不知不觉,孩子们以放学回家为内容已经写了一百多篇作文。其实他们写了多少作文并不太重要,写得好不好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放学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段幸福时光,他们在习作中找到了快乐的感觉。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小营小学)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611833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