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

2023-03-05 18: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光曲》,欢迎阅读!
月光



五里堆中学“三一五”模式导学案



语文



六年级

设计者



编号





月光曲(一)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正确读写“谱写”等词语。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熟读第九自然段。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

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一、回顾反馈

默写拼音并且写出词语解释:

善哉; 善听; 曰; 谓; 鼓; 绝;谓; 兮; 复; 若; 知音

二、自主学习

1、了解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他的音乐创作,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对欧洲音乐艺术的革新与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2、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在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画出生字词。 温馨提示:读课文时应注意读准的多音字的读音:“茵”“霎”“券”“曲 “佛 “散”,还要看准“粼”的写法,并把这些字用中括号标出来。

3、我先读了一遍课文,读的时候,遇到生字我先是读准了它的音,又认真观察了它的字形,然后尝试组词用横线画出来。我把自己学习的字词记录在下面。

生字 读音 组词 生字 读音 组词

4、熟读第九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茵( 激( 腊( 粼(

菌( 缴( 蜡( 鳞( 微( 谱( 盲( 霎(

徽( 普( 育( 霞( 瞎( 恬( 键( 烛(

割( 括( 健( 蚀(

微波粼粼: 恬静: 陶醉: 苏醒



3)有不懂的词语提出: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最喜欢的段落在小组中展示,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5《月光曲》是谁谱写的?《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四、课堂延伸展风采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shà chà]时间[ 、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突然],海面上[刮、乱]起了大风,卷[juǎn juàn ]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地、的]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像],月亮照耀下的( )的大海。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2)选择“[ ]”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画上“√”

3)什么是传说?创作此首曲子的传说是真假,有何意义?

五、当堂检测

你有最喜欢的地方吗?你能把那里的环境用几句话描写出来吗?






五里堆中学“三一五”模式导学案



语文



六年级

设计者



编号





月光曲(二)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教学目标 2、分辨课文中那些是实在的事物,那些事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相结

合的作用。



一、回顾反馈

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 二、自学合作

1、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

2、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

3、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4、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5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了什么?盲姑娘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

1、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联想,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兄妹俩听琴声产生的联想?

2、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3、如果课文去掉这些联想的句子,只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你感到文章美吗?

4、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

四、拓展阅读

我爱乡村的夜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yī chén bù rǎn。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shī qínɡ huà yì)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1、按拼音写成语: yì chén bù rǎn shī qíng huà yì ( ) ( )

2、读短文填空。

1)作者是按 的顺序记述所见情景的,请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填入下面方框内。

(2)短文记写的主要内容是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3、读第三自然段。按要求摘录句子。

写实在事物的: 写联想的:

五、当堂检测: 1、按要求改写句子,相信你能行。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改写成被字句:

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700ed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