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种株连

2022-07-24 00:3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上种株连》,欢迎阅读!
株连,心上

心上种株莲

读庾信的《小园赋》,读到“一寸两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便觉得山也朗润,水也清和。

曾无数次幻想能够置身于这样的小园中,不为别的,就只是这样坐着,观鱼,赏花,听风,看竹。。一切且随己心,就如那莲花般,绽放亦或凋零,且随它去,大可不必强求。

犹记得读过一篇有关黄永玉的文章。黄永玉对沈从文说“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我哪都不想去了!总想邀请些好友远远地来观杏花,听杜鹃叫。他还问表叔是否有些小提大作。。在这之前,我眼中的黄永玉是一位面容粗励的老者,从未想到原来他竟然拥有如此惬意细腻的生活态度,作画累了,便停下手中的画笔,约三五好友,提一壶醇香老酒,来到杏花林,赏杏花,听鸟鸣。一切且随自己的内心,无需强求。也难怪他是画家的缘故,总是不忘在生活中,在话语里掺杂一些鲜活的意象,在这春光烂漫的季节,就这样随心而去,想必是幸福的吧!

心上种株莲,这莲是我梦中期待的白莲,盛开亦或凋零,且随他去。

不由得想起了“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李叔同,一生功名成就无数,文史,地理,乐章。无不精通,然而,正当他风光之时,却转身而退,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有人不解,有人惋惜………确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拥有像李叔同这样的荣誉与天赋,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可是,对于李老来说,所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皆是浮云,他明白自己的内心所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许平平淡淡,内心安宁,才是他最终的归宿 。在我看来,李叔同的选择无疑是让人敬佩的,他就如那莲花般纯净,如莲花般坦然与随性。

林清玄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道,他曾经去拜访三位作家。第一位一向以“难产”著称,他告诉林清玄:“我作画的态度是很严谨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而第二位画家一向以“快手”著称,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游戏,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但第三位画家则对林清玄说:“我想画就画,不为什么。艺术就是偶然的散步。

在我看来,我是欣赏第三位画家的,他对于作画的态度本着的是遵从内心,想画就画,不必强求的态度。而第一位未免过于严谨,所以避免不了的“难产”,第二位又过于轻佻,注定有其量而无其质。

心上种株莲,这莲是我梦中期待的白莲,绽放亦或凋零,且随他去,随性而为,无需强求。 冯十八142004013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72fc9c4afe04a1b071de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