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歌曲的演唱技巧与分析

2023-05-05 15: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风歌曲的演唱技巧与分析》,欢迎阅读!
国风,演唱,技巧,分析,歌曲

中国风歌曲的演唱技巧与分析

摘要:中国风中国风格,它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形式,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有着自身独特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中国风音乐的意境分析,从四个方面调控入手,明确了要如何表现中国风歌曲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风 认知歌唱 形象表现 重音 一、歌曲的意境体现

中国风歌曲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借物寄情,通常情况下不直接地表露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要抓住这短短的几句诗的主题,还必须调动我们的大脑去想象、联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冷淡无情的表面技巧,与声名狼藉的灵感,其结果是相同的。歌曲的情绪和情感都是变化和发展着的,由表及内、由浅入深、由低潮到高超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即使是只表现一种情绪的歌曲,也有微妙的变换发展。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之后,中国风开始流行于文化、艺术领域,从北京奥运会里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和太极拳到国际舞台上的水墨画旗袍,中国出现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时尚潮流,表现在流行乐坛就是中国风歌曲的日渐兴盛。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起来是在七十年代,当时已有涉及中国风元素的歌曲,如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就是成功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满文军的《望乡》与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琼瑶女士的电视剧《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当》就是将汉乐府民歌《上邪》中的部分诗句拆散拼接,再运用现代汉语优美地表达出来。

二、中国风歌曲的感、听、动、视的调控

音乐的表情是暗示而不是明言的,所以我们需运用极敏锐的想象力去意会出来。标题音乐可供给予欣赏者一个想象的轮廓;纯正音乐就要凭欣赏者自己的灵感去领受。正确地认识歌唱与发声,客观地反映歌唱与发声的规律,熟练掌握技能与技巧,是演唱者心理活动对歌唱与发声深入认知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就是从生动的演唱直观到抽象的演唱思维,并又从抽象思维到演唱实践,这就是认识歌唱与发声内在规律,认识声乐教学的途径。感觉是构成认知歌唱与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感觉是心理的重要因素。

感觉总是具体的,总是被某种客体引起的,或者是以它为目的的。声乐演唱,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依赖听觉的调控。演唱者对自己发出的声音的音响、音量、音长、音高、音色,都是通过自己的听觉去辨别是否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形成音色的主观评价也就具备条件了,听觉的调控功能实际上是反馈机制。听觉会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色彩、监听进行全方位的调控。我们在歌唱与发声活动中不断向大脑皮层发出运动信号,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这些发声信号以后,又通过传出神经对肌肉进行调节和控制。正因为我们具有高度精确的动觉,才能实现动作的协调,完成歌唱与发声活动机能技巧。有人把1234567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不可否认是有一定道理的。歌者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在演唱时,歌者的眼里有歌曲景象与物的视像;在发声时,歌者的眼里有声音的色彩视像。

我们所说的声音明亮、声音透明、声音清澈、声音漂亮、声音暗淡、声音苍老等等这些都是视觉感受。从听觉感觉的心理过程来看,视觉和听觉有很多共同之处。

三、歌词形象、人物形象的表现


歌者每演唱一首歌曲,都是按着诗情画意去精心绘制一幅美丽的图画,或者去塑造一个人物形象。然后,去表现规定的人物情绪和歌曲情感。歌者只能掌握一种声音形象是不能尽善尽美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演唱者的内心视像,是在根据歌词、旋律仔细分析、精心琢磨而产生的。我们要用声音去表现人物,就必须先确定歌词所要表现的是什么人物或什么人物在表现,比如,歌中所表现之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演唱者应以什么样的人称去唱,歌中的主人公是确定的某一人,还是泛指的不确定的人,这样才能说一人肖一人 四、力度、音色、速度、风格、情感之间的变化对比

中国风歌曲更应该注重高雅的气质以及所蕴含的吟诵味儿,声音的运用上相对柔和,音色要求圆润平和,节奏处理上更平稳。声音一定要依附在气息上,要注重气息控制的适当力度,不能过分猛,韧性要强,应注重气息的连贯、流畅。喉咙空间的保持力度要适中,喉咙开度过大以及过重的喉音、鼻音都会使声音显得滞重、夸张,过快或过慢的颤音都会造成声音的不稳定,使表达不连贯和演唱的费力,从而破坏作品的风格意境。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别重视音量的控制,即对声音强弱变化的控制。我国的传统唱法中,对弱声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需要表现内心的思考、回忆、想象等比较隐秘的情感和情绪的时候,采取多加入说的方法,接近生活中的悄悄话,用很小的声音来说。此外,还应当把握好谱面上的表情记号。 参考文献

[1]范晓峰 《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月,第4版。 [2]邹长海 《声乐艺术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月,第1版。

[3]雷礼 《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2月,第1版。 [4]华明玲 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9月,第1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90ecc9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