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小学生优秀读后感100字

2022-12-23 12:0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外书小学生优秀读后感100字》,欢迎阅读!
课外书,读后感,小学生,优秀,100

课外书小学生优秀读后感100

课外书读后感100篇一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蓝色的海豚岛》这本书,真是令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受到捕猎海獭的阿留申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她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救援的船只到来。她独自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争斗,历尽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最终告别孤独,寻找到属于她自己的幸福。

卡拉娜善良勤劳、勇敢机智、勇于同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她为先前的村子干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也曾为了弟弟奋不顾身地跳进海里……这些感人的画面不禁让我泪眼模糊。一个人被落在孤零零的岛上,起初她也很害怕,但是她没有绝望,安全第一,卡拉娜首先想到的是制造工具,她就地取材,利用海象牙、树根等制作成弓箭和标枪,用来防身和捕食猎物;其次,她开始建造新的居所,把家安在高地的山洞里,用鲸鱼的骨头和柔韧的海草做篱笆,这样的家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卡拉娜这样的举动,真的很让人佩服,想到我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妈妈在打理,学习也是老师在提醒和督促,我就感觉很惭愧,我应该学习卡拉娜自立自强的精神,好让老师和妈妈为我少费心。

《蓝色的海豚岛》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书之一,看了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逆境中生存首先要战胜自我,而后才能战胜困难。

课外书读后感100篇二

上学期,我们学了雨果的一封著名的信,是在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前写的,读了这封信,我感触颇深,也对雨果、对战争、对文化的保存有了更深的认知。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文章大多具有讽刺意味,而在这封信中,他更是巧妙的运用了反语,讽刺与反对意味十足,令我十分佩服他。

雨果在信中对圆明园大加赞美,说它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可就是这样一座“世界博物馆”,竟被英法联军一把火就烧完了,只留下残垣断壁,那么多的奇珍异宝,那么多富丽堂皇的建筑,几代帝王的心血,在那一把大火中付诸东流,无影无踪。


圆明园是中国的',可它更是世界的,可是战争,无休止的战争,不仅占领了我们的土地,还将我们的文明与心血也毁掉!现在想想,都觉得寒心,觉得悲愤。

雨果在信中还提到了巴特农神庙,那是希腊文明的象征,可是也被战争摧毁。中国和希腊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可是下场却是被其他民族摧毁掉自家艺术的象征,还被无情的掠夺,而摧毁着和掠夺者还振振有词,光明正大,真是可笑!

中国经历了近百年战争,早已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难道连我们的精神寄托都不放过吗?每次想到这里,我就愤恨当时的侵略者,也埋怨当时我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不能坚强点,保存下我们的精神寄托?历史总是不堪回首的,但却不能忘记;侵略者是残暴的,但却不能惧怕;有些事情也许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也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做最后的尝试。雨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勇者,他能挺身而出,为我国的圆明园说几句话,还狠狠的讽刺了这场荒唐的远征,真是令我佩服。

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提倡和平,不记仇,很对,但是也绝不能忘记我们民族、我们的文明所受到的伤害,我们应该把这种耻辱当作动力,努力去学习,那样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负,才能让其他国家敬重,不轻易挑起战争。

这就是我读《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后的感想,也许我们现在所做的微不足道,但是众志成城,如果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理想指日可待,到那时候,圆明园的文明灵魂也可以安然了。

课外书读后感100篇三

六月六日星期五

黎明时分醒来的自己,听到窗外嘀嗒嘀嗒地落着雨。到现在十点多钟,灰蒙蒙天空中一直雨着雨着,似乎窗外的天空更暗更黑了。外面的麻雀声在小雨中“唧唧”“唧——唧”“唧唧-----唧”不停地展着自己的歌喉。不一会儿似乎雨点大了,打到窗玻璃上的声音愈来愈响,鸟儿也回自己的巢穴躲起来了。灰白的天空越来越暗了,自己不得不打开室内的台灯。一只小鸟在雨中展翅,急急地半空中飞翔,往自己家廊檐下飞来。

雨声鸟声乐曲声,声声入耳;大字小字生活字,字字入眼。

读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几次读,也未在心灵痛苦地翻卷中读完整篇文章,脑海里鲁迅的文字“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飞入,于是又翻开静缘、衣着华丽的少妇的伤疤,慢慢地读着读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b697f6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f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