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2023-03-07 09: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欢迎阅读!
小学生,团结,民族,进行,如何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200811,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优质高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一、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

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仅靠教科书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挖掘和高效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要顺利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状。

()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在校园里制作一幅大地图,永久张贴在宣传橱窗内。图上标示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数量、气候情况、资源状况等。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每个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于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2、学校、班级都要设立固定的宣传栏,精心设计标语、图片等宣传内容。 3、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编成儿歌童谣,让学生广为传诵。

()认真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生动感人的讲述、联系实际的讨论、富有情趣的表演等方式,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还要精心整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资源。

()宣讲有关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可把从古到今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著名人物或历史事件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少先队活动、专题讲座、校会、班会、宣传栏等阵地,向学生进行系统宣讲。应主要宣讲六方面的内容。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刘三姐》、《五朵金花》、《红河谷》、《马本斋》、《傲蕾•一兰》、《阿凡提》、“乡土”、“走遍中国”等影视片,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


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热爱祖国,抵御外侮的民族性格。观看这些影视片,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而且能从中欣赏到独特的民族服装、人情风俗和自然环境。如美丽如画的桂林山水,奇特的大理三塔和蝴蝶泉,莽莽苍苍的东北林海和黑龙江一带的自然风光。更容易激起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正常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的动力在于儿童的活动、兴趣和需要。活动是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儿童只有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儿童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思想。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一定要将课堂教学和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儿歌童谣、绘画与手工、演讲、民族歌舞等,都是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每学期精心组织一两次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参与面要广,气氛要活跃,赛后要奖励优胜者,并作为操行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长期以往,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各种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有效配置文本和音像等资源。要聘请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做校外辅导员,定期宣讲民族团结互助方面的内容。

二、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友好交往活动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本地区民族分布的情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紧紧围绕“深入了解”、“友好交往”、“团结互助”这三个重要环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发动广大师生全员参与,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特点及习俗,教师可以通过民族团结课有组织有计划的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习俗和特点,如使用宣传小视频、动画等。其次,促进学生和本地不同民族的交往。生活在多民族混居区域里的人们,彼此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在交往中不断增进了友谊 ,也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老师自己首先要当好民族友好交往的模范。更重要的是要精心指导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增进民族感情的“添加剂”,化解民族矛盾的“溶解剂”。最后,要让学生树立“我们是一家人,各民族要团结互助”意识,只有让学生真正形成团结互助的氛围,才能消除歧视,真正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c31b3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