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乡愁》中英版

2023-03-31 20:3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席慕容《乡愁》中英版》,欢迎阅读!
席慕容,乡愁,中英

席慕容《乡愁》中英版

席慕容《乡愁》中英版

《乡愁》是当代诗人席慕蓉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境深幽比喻新异,语言贴切自然、朴素优美。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席慕容《乡愁》中英版,欢迎阅读收藏!

乡愁 作者: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英文版

The song is a native flute quiet and remote Always sounded the night the moon The face of home is a vague wistful Waving goodbye as if the fog After parting

Homesickness is a tree without rings Never to grow old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当时的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能公开往来。但是很多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却身在海外,心系大陆。而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这首《乡愁》。


文学赏析

写乡愁的诗很多,而席慕蓉的这首《乡愁》写得清爽缠绵,清爽缠绵中又透着淳厚。

远离家乡的人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像思念中的亲人的音容最容易出现在眼前一样,故乡的声音、故乡的容貌时时萦绕在游子的脑际。诗人将诗意赋予这种最普通也是最深切的思念。诗中写故乡的声音是清远的笛音,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月是故乡明。在古诗月夜思乡的意象中增添了牵魂摄魄的清丽悠远的笛音。与清远的乡音形成鲜明的对比,故乡的容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这正是诗人对人们情感的准确把握,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愈是熟悉的、了解的、亲近的,往往愈不容易一下子说出其容貌来。那种仿佛在云里雾里的模糊感觉更牵动人们的情思。

最精彩的是最后一节。看到月亮,就仿佛听到故乡的声音;想在记忆的屏幕上看清楚故乡的容貌,故乡却隐隐约约、朦朦胧胧。这就是乡愁,这就是被声音和容貌牵动起来的、梦萦魂绕的乡愁,不离不散的乡愁。把这种飘忽无定的乡愁,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多少人找不到方法,但多少人表达不出来的,被诗人表达出来了,一句“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一比喻抒发了情深似海的愁绪和怀念怅惘的情感,充分表现“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具活力。语言的贴切自然、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9月出生。四川重庆人。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女诗人。笔名肖瑞、漠蓉、穆论、千华、席连勃等。1949年迁至香港。1954年自香港赴台。14岁入台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正式开始习画,同时开始写诗和散文。1956年向《自由青年》等刊物投稿。1959入台湾师大艺术系。毕业后曾在台北市仁爱初中执教。19819月,诗集《七里香》出版,出版一个月后就再版。另外一本诗集《无怨的青春》也成为畅销书。主要作品有:诗画集《画诗》,诗集《七里香》《成长的痕迹》《无怨的青春》《有一首歌》,美术论著《心灵的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cf7f25b9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