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2-04-16 16:2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白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欢迎阅读!
白城市,就业工作,劳动力,转移,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白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张天吉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10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计,是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都在30万人以上,年均转移就业人数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0%左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现状

1.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农村劳动力617878人,30岁以下的占28.3%31-40岁的占30.3%41-50岁的占27.9%50岁以上的占13.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182668人,占29.6%,初中文化程度418962人,占67.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6248人,占2.6%

2.转移地域。我市农村转移就业流向呈现多渠道。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发达地区企业资本西进渐成气候,各地对产业工人需求猛增,农村劳动力外出的选择余地加大,流向分散。与此同时,由于我市经济形势向好,各种类型的企业分别在我市落地和我市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本地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呈明显上升趋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域内实现了就业,使我市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比重逐步加大。还有一部分农民从党的农村政策中得到实惠,不愿意离乡务工。

3.转移方式。我市农民外出务工以有组织输出为主,以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辅,由季节性、临时性务工向常年性务工转变。

4.转移结构。青壮年是转移劳动力的主力军,现在农村青年外出打工挣钱已成为一种趋势。另外由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更喜欢用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劳动力,他们已成为劳务输出的主力军。

二、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输出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务工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务工总人数的87.4%,经过培训具有职业技能的不足10%,这就决定了我市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低的工作,这也决定了他们所从事的大多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收入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且工作缺乏稳定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eb0b3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