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资源为作文训练添翼

2022-08-02 12:0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用课文资源为作文训练添翼》,欢迎阅读!
课文,作文,训练,资源

用课文资源为作文训练添翼

作者:谢益平

来源:《中国储运》 2016年第5



◎江苏省金坛市第二中学 谢益平

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朱熹也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阅读这些课文,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之余,也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用好课文中的写作资源,能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添加有力的翅膀。

一、用好课文的素材资源,积累写作资料

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积累不够丰厚,写作资料太少。而课文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

课文中有名人轶事。在一百多篇课文中,学生可以结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记住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斜塔上的实验》中执着追求科学精神的伽利略,《出师表》中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中的杰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始终眷恋着祖国》的钱学森,《人琴俱亡》兄弟情深的子猷、子敬等。此外,每个作家都有许多故事,学习每篇课文时,我们都会去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有的是在文中直接叙述了他们的经历。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勤奋求学的宋濂(《送东阳马升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他们的志向,他们的奋斗经历,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如果能把这些作为材料恰当地写进作文,一定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

课文中有经典形象。初中课文有很多是名家名作。在这些名家的笔下,我们熟知的文学象也有很多。例如《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威尼斯商人》中贪婪、吝啬、冷酷的夏洛克,《海燕》中勇敢战斗的海燕,《变色龙》中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中渴求功名、虚伪、软弱卑微的范进,鲁迅作品中的孔乙己、闰土,老舍笔下的祥子,等等。这些文学形象,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进行过认真地阅读、细致地分析、精彩地评析,如果把这些人物形象合适地写进作文,就可以避免举来举去只有那几个老套的事例。

课文中有妙语名句。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的古文和古诗词,在这些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有很多经典名句。例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这些名句,学生早已熟读成诵、铭记于心,合适地引入作文,能为文章增色不少。

课文中可以运用的写作素材远不止以上内容。对于这些资源,教师要自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作时恰当地使用。可以根据行文的需倭借用课文中相关名句、语句、典故作为引子来“起兴”,以引起要说的话题或相关的主题,也可以经过艺术处理,模仿古诗文典故的形式,将原文简缩成—个词语或短语,从而又使文章典雅而显书卷气,雅致大度而不俗。当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素材,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文,更不能生搬硬套,如何化用、活用,如何巧妙地运用课文写作素材为自己的作文服务,需要—定的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用好课文的范本资源.学习写作技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5fc122b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