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曾国藩家书》

2022-08-27 21: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感于《曾国藩家书》》,欢迎阅读!
曾国藩,家书,有感,于《



以严律己 以德育人——有感于《曾国藩家书》

记得几年前,央视推出了“家风是什么”的街头采访,什么是家风?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这些问题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家风,什么样的家风才是好家风,显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代名臣的高风亮节,持家之道。

《曾国藩家书》中收录了200余篇曾国藩写给(祖)父母、诸弟和子侄的书信,内容涉及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和养生等多方面。一封封看似平常的信件,却无不透露着曾国藩对家中亲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蕴含着严格的家风家训,让人巍然起敬。

对待工作,他勤勤恳恳,戒骄戒躁,为官清廉。勤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是他在书信中反复提到的。九弟沅甫曾在信中说到自己“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他在回信中告诫说“此却大不可。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他为官一生从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过着清贫的日子。平时与同僚的来往,也从不携带礼物而入,而且也不允许别人送礼。曾国藩正是在逐日检点、时时检点的自律自省中,一步一步地走向事业的成功,走向人生的辉煌。

对待家庭,他坚持遵循祖父留下的八字家训:猪、蔬、鱼、书、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在对弟弟及子侄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这八字家训,时刻与家人共勉并一以贯之。他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在书信中,可见曾国藩对弟弟们的生活极其关心,大到婚姻、前程小到生活起居、为人处世,无一不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

子女教育历来是家庭最重视的一面,如今每个家庭都花费相当多的精力与金钱用于






孩子读书,给孩子的课业安排得满满当当,使得孩子不堪学习重负,但在生活上却极力满足孩子、放纵天性。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孩子在品德和做人上的教育,导致孩子信仰缺失、极度自我、道德沦丧、浮躁空虚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点,曾国藩给了很好的正面作用。他时刻提心子侄们“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他还认为,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只要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对于孩子的志向,他只希望做个正直的君子。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能够处乐,能够处约,此君子也。

我虽然无法达到曾国藩以严律己、以德育人的境界,惟愿以此为鉴,尽力做个好儿子、好哥哥、好丈夫、好父亲,营造一个知礼节、守孝悌、睦邻里、和为贵的温馨家庭,尤其重视子女的德育培养,树立可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家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6405026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